春雨何缠绵,幽闺听不足。
昨夜吐明蟾,清光如可掬。
晨起览窗纱,灼灼明朝旭。
苔色自苍凉,庭柯净如沐。
顿复起浓阴,峭寒风断续。
乍雨乍晴天,云霞无定局。
关心数残红,循阑行屈曲。
一鸟忽飞来,啼破晚烟绿。

诗句释义:

  1. “春雨何缠绵” - “春雨”指的是春天的雨,通常温柔而绵长,这里形容雨势细腻而连绵不断。
  2. “幽闺听不足” - “幽闺”指深宅中的小房间,通常较为安静,这里表示在静谧的环境中听雨声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3. “昨夜吐明蟾” - 这里提到的“吐明蟾”可能是指月亮明亮如蟾蜍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月光皎洁。
  4. “清光如可掬” - “清光”指清澈的光线,这里用“如可掬”形容月光让人感觉像能用手捧起来一样清新和美好。
  5. “苔色自苍凉” - “苔色”指苔藓的颜色,“苍凉”则描述这种颜色的深沉和萧瑟之感。
  6. “庭柯净如沐” - “庭柯”指的是庭院中的树,“净如沐”表示它们经过雨水洗涤后显得格外清新干净。
  7. “顿复起浓阴” - “顿复”意味着突然之间,“浓阴”形容重新出现的浓厚树木阴影。
  8. “峭寒风断续” - “峭寒”指刺骨的寒冷,“断续”描述风力不连续的情况。
  9. “乍雨乍晴天” - 描述了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是下雨,一会儿又是晴空万里。
  10. “云霞无定局” - “云霞”即天空中飘动的云彩和晚霞,“无定局”表示它们的变幻莫测、难以预测。
  11. “关心数残红” - “关心”可能是诗人在欣赏着窗外的景色,“残红”指落花。
  12. “循阑行屈曲” - “循阑”沿着栏杆走,“行屈曲”形容行走时遇到的路径弯曲复杂。
  13. “一鸟忽飞来,啼破晚烟绿” - 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中,突然有鸟儿飞来打破了这份宁静,其叫声仿佛将周围的晚雾都染成了绿色。

译文:
春天的雨多么绵长,我独自在幽深的闺房中聆听雨声。
昨晚明亮的月亮吐出清辉,就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
早晨起床拉开窗帘,看到窗外阳光明媚。
院子里的植物颜色变得苍凉,庭院里的树木也沐浴在这清新的雨中。
忽然间又有了茂密的树林,冷风断断续续吹过。
有时候天空晴朗,有时候又下起了雨。
天空中的云彩变化无常,没有固定的样子。
我在关心着窗外那些已经凋零的花,顺着栏杆走的时候,曲折蜿蜒。
一只小鸟忽然飞来,它的啼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雨、月亮、苔藓、庭院、小鸟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这些自然元素的变化与互动,表达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和对季节更迭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多变的春夜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