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持金节此为州,小善何尝不见收。
更起丽谯连石室,盛藏缣帙拟蓬丘。
师延旧德皆高谊,士集他邦尽久留。
当念河南向儒意,莫教弦诵少时休。
【注释】
- 和吴龙图韵五首:指与吴龙图(名不详)的五首诗相唱和。
- 二色芙蓉:即“芙蓉”,这里用作比喻,意谓诗人的诗歌如同盛开的芙蓉花一样美丽。
- 此为州:此指诗人任官之地。
- 小善何尝不见收:意谓小善行虽微不足道,但也不会遗漏。见收,犹言受到褒奖。
- 丽谯连石室:丽谯,指高大的楼阁;石室,指古代藏书之处。意谓诗人的诗歌被珍藏于高大的楼阁之中。
- 盛藏缣帙拟蓬丘:意谓诗人的诗歌被珍藏于美丽的书斋中,其价值堪比蓬洲仙岛。
- 师延旧德皆高谊:师延,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有高尚的品德;高谊,意谓高尚的节义。此处用以赞扬吴龙图的高尚品质。
- 士集他邦尽久留:指众多文人学士因仰慕而聚集于此,长久地留下。
- 河南向儒意:指诗人向往儒家学说之意。
- 莫教弦诵少时休:意谓不要因年少而放弃学习。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前半部写诗人在任上的政绩,后半部写诗人的诗才和人格。全诗以赞美之词为主,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点明题旨。“金节”典出《汉书·王尊传》:“王尊为南阳太守……郡界多盗贼,尊欲以威信招之,乃移书告言:‘吏人有盗父母、妻、子、女者,皆赦除罪。’于是遂无盗贼。”可见王尊治理南阳郡是很有成效的。诗人自比于王尊,称自己的政绩“此为州”,表明自己任官的地方,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第二句承上启下。“何尝”意为“从未尝”,“不尝”意为“从未”。这句是说诗人虽然政绩卓著,但却从不张扬炫耀。这一句暗含深意,既表达了诗人谦逊的美德,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清醒认识:“自持金节”,意味着诗人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地位,但他并没有沉溺其中,而是保持了自己的操守。
第三句承上启下。诗人进一步赞美自己的政绩:“更起丽谯连石室,盛藏缣帙拟蓬丘。”这里的“丽谯”指的是高大华丽的建筑,“石室”则是古人藏书之所,用“石室”喻指“缣帙”,即精美的书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治理下的郡县不仅治安稳定,而且还有优美的建筑和丰富的藏书,其政绩之丰硕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句承上启下。“师延旧德皆高谊,士集他邦尽久留。”这里的“师延”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师延,他以高尚的品德著称于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的政绩如此卓越,以至于那些仰慕他的文人才子都纷纷前来归顺,他们在这里聚集了很久,不愿离开。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诗人的政绩和人品。
最后两句承上启下。“当念河南向儒意,莫教弦诵少时休。”这里的“河南”指的是诗人的家乡,而“儒意”则是指诗人所追求的儒家学问。诗人劝诫那些仰慕他的人不要因为年少就放弃学业或事业的追求,而是要像他一样坚守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这最后两句既是对前面几句的总括,也是对读者的劝勉之词。
整首诗以赞美之词为主,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诗歌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谦虚谨慎的品质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