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是蓬山预校雠,起居常赴殿东头。
鹓鸾拥陛联簪笏,日月开天拜冕旒。
一出光阴销远郡,两形篇什咏清秋。
有人更在杨庄上,文似相如肯见休。

【注释】

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预校雠:担任校雠之职。起居:指皇帝起居。赴殿东头:到宫殿东边去。鹓鸾:古代大臣的仪仗,鸾是鸾铃,象凤凰一样的铃,比喻文臣。簪笏:冠上的装饰品。日月开天:指皇帝在位。开天,指帝王。拜冕旒:指皇帝举行祭祀天地、祖先等大典时,头戴冕帽,身穿礼服,行九拜大礼。一出:一出朝。光阴:时间。远郡:偏远的州县。两形:二首诗。篇什:指诗词歌赋。咏清秋:写秋天的景色。杨庄上:地名,这里指代诗人自己的住处。相如:司马相如,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肯见休:不肯罢休。肯,表示一种愿望或要求,愿意;休,表示拒绝或不允许。

【赏析】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这是一首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感慨的作品。诗的前四句主要描绘了作者入仕为官的情况,表现了作者勤勉工作,尽职尽责的精神风貌;后四句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与忧虑。

首句“早是蓬山预校雠”,意谓自己早已是蓬山(蓬莱山)上的校雠官了。蓬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汉书·郊祀志》云:“东方朔学道,不乐。上闻之,使待诏金马门。待诏者不得有常处,以故朔住上方下宫数年。……武帝即位,待诏金马门者百余人,皆罢归故郡,而待诏黄门画中,时有诏召取之。……武帝好神仙。……是时上方采觅神僊。”此处借指作者所处地位高、责任重。

次句“起居常赴殿东头”,意谓每日都到殿东头去值班。据《宋史·职官志三》,“殿东头司直”掌侍从于殿阁之东,其属员有殿东头承旨二人。此句表明作者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第三句“鸳鸾拥陛联簪笏”,意谓朝廷中有众多的官员,他们身着华丽的衣冠,手持着各种工具,围绕着皇帝身边忙碌工作。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朝廷中的繁荣景象。

第四句“日月开天拜冕旒”,意谓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有序。这两句诗通过对国家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态度。

第五句“一出光阴销远郡”,意为一旦朝廷有所行动,便能将那些远离京城的地区收复回来。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的决心。

第六句“两形篇什咏清秋”,意谓自己已经创作了多首诗歌来表达对秋天景色的喜爱。这两句诗表明作者不仅忠于职守,还具有文学才能。

第七句“有人更在杨庄上”,意为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其他人正在杨庄这个地方生活。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的感慨。

第八句“文似相如肯见休”,意谓自己的文才像司马相如那样优秀,但可惜他不肯罢休。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司马相如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职责以及国家现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忠诚职守、勤奋工作的优秀品质,以及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