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君堂中看新霁,十里平林铺净绿。
青烟一去抹远岸,白鸟双来立乔木。
戴胜入园蚕已老,栗留过陇麦将熟。
坐待月破东岭云,自取帘钩更高轴。

诗句原文:

墨君堂中看新霁,十里平林铺净绿。 青烟一去抹远岸,白鸟双来立乔木。 戴胜入园蚕已老,栗留过陇麦将熟。 坐待月破东岭云,自取帘钩更高轴。

翻译与注释:

  1. 诗句解析
  • 墨君堂中看新霁:在墨君堂内观赏雨后的晴朗天气。
  • 十里平林铺净绿:描述平缓的树林覆盖着一片清新的绿色。
  • 青烟一去抹远岸:描述轻风吹过的树木间留下的烟雾随风飘散。
  • 白鸟双来立乔木:描写两只白色的鸟同时出现在高大的乔木上。
  1. 诗意赏析
  •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观,通过色彩和动作的细节,传达出一种和谐而平静的氛围。
  • “青烟一去抹远岸”不仅表现了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天气由晴转阴的过程,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
  1. 写作技巧分析
  • 文同运用了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来构建诗篇。通过观察自然景象的变化,捕捉瞬间的美,并通过文字将其永久保存。这种技巧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观察力,也体现了其高超的叙事能力。
  1. 主题探讨
  •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时间流逝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反思。通过对简单景物的细致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 诗中的“青烟”、“白鸟”等元素,不仅是视觉上的点缀,更富含象征意义,如“青烟”可能隐喻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无常;“白鸟”则可能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此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们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 该诗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宋朝,它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思考跨越时空,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君堂晚晴凭栏》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诗篇,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通过对其细致的解读,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诗中美丽的自然景观,更能体会到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