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访古寺,树杪临危阁。
风厉慑草木,霜乾喜雕鹗。
天时既悽惨,人意亦寂寞。
回念故山远,心随日西落。
岁晚登清素院北阁
在一年快结束的时候登上了清素院北阁。
云端访古寺 ,树杪临危阁
在云端上探访古老的寺庙,从高处俯瞰危楼。
风厉慑草木 ,霜乾喜雕鹗
大风凛冽使草木凋零,而霜干后则喜见雕鹗等飞鸟。
天时既悽惨,人意亦寂寞
天气寒冷凄凉,人心也倍感寂寥。
回念故山远,心随日西落
回忆故乡的山峦遥远,心情随着夕阳的落下而黯然。
云端访古寺,树杪临危阁。
风厉慑草木,霜乾喜雕鹗。
天时既悽惨,人意亦寂寞。
回念故山远,心随日西落。
岁晚登清素院北阁
在一年快结束的时候登上了清素院北阁。
云端访古寺 ,树杪临危阁
在云端上探访古老的寺庙,从高处俯瞰危楼。
风厉慑草木 ,霜乾喜雕鹗
大风凛冽使草木凋零,而霜干后则喜见雕鹗等飞鸟。
天时既悽惨,人意亦寂寞
天气寒冷凄凉,人心也倍感寂寥。
回念故山远,心随日西落
回忆故乡的山峦遥远,心情随着夕阳的落下而黯然。
满林啼络纬出自《新晴山月》,满林啼络纬的作者是:文同。 满林啼络纬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满林啼络纬的释义是:满林啼络纬:树林中充满了络纬鸟的鸣叫声。络纬,即纺织娘,一种善于织网的昆虫,常在夏夜鸣叫。 满林啼络纬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满林啼络纬的拼音读音是:mǎn lín tí luò wěi。 满林啼络纬是《新晴山月》的第8句。 满林啼络纬的上半句是: 谁伴予苦吟。
谁伴予苦吟出自《新晴山月》,谁伴予苦吟的作者是:文同。 谁伴予苦吟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伴予苦吟的释义是:谁伴予苦吟:指在苦吟(即苦思苦吟,指作诗时反复琢磨,苦心孤诣)的过程中,没有人陪伴。 谁伴予苦吟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伴予苦吟的拼音读音是:shuí bàn yǔ kǔ yín。 谁伴予苦吟是《新晴山月》的第7句。 谁伴予苦吟的上半句是:病雨山果坠。
病雨山果坠出自《新晴山月》,病雨山果坠的作者是:文同。 病雨山果坠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病雨山果坠的释义是:病雨山果坠:因连绵阴雨而病态凋零的山中果实。 病雨山果坠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病雨山果坠的拼音读音是:bìng yǔ shān guǒ zhuì。 病雨山果坠是《新晴山月》的第6句。 病雨山果坠的上半句是: 怯风池荷卷。 病雨山果坠的下半句是: 谁伴予苦吟。
怯风池荷卷出自《新晴山月》,怯风池荷卷的作者是:文同。 怯风池荷卷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怯风池荷卷的释义是:怯风:害怕风;池荷:池塘中的荷花;卷:卷曲。怯风池荷卷即指荷花因害怕风吹而卷曲起来。 怯风池荷卷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怯风池荷卷的拼音读音是:qiè fēng chí hé juǎn。 怯风池荷卷是《新晴山月》的第5句。 怯风池荷卷的上半句是:夜久不能寐。
夜久不能寐出自《新晴山月》,夜久不能寐的作者是:文同。 夜久不能寐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夜久不能寐的释义是: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夜久不能寐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夜久不能寐的拼音读音是:yè jiǔ bù néng mèi。 夜久不能寐是《新晴山月》的第4句。 夜久不能寐的上半句是: 徘徊爱其下。 夜久不能寐的下半句是: 怯风池荷卷。 夜久不能寐的全句是
徘徊爱其下出自《新晴山月》,徘徊爱其下的作者是:文同。 徘徊爱其下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徘徊爱其下的释义是:徘徊爱其下:在山脚下徘徊,喜爱那里的景色。 徘徊爱其下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徘徊爱其下的拼音读音是:pái huái ài qí xià。 徘徊爱其下是《新晴山月》的第3句。 徘徊爱其下的上半句是: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的下半句是:夜久不能寐。
落影如画地出自《新晴山月》,落影如画地的作者是:文同。 落影如画地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影如画地的释义是:落影如画地:形容月光下山影倒映在地上,如同美丽的画卷。 落影如画地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影如画地的拼音读音是:luò yǐng rú huà dì。 落影如画地是《新晴山月》的第2句。 落影如画地的上半句是:高松漏疏月。 落影如画地的下半句是: 徘徊爱其下。
高松漏疏月出自《新晴山月》,高松漏疏月的作者是:文同。 高松漏疏月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高松漏疏月的释义是:高松漏疏月:高大的松树间,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下来。 高松漏疏月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高松漏疏月的拼音读音是:gāo sōng lòu shū yuè。 高松漏疏月是《新晴山月》的第1句。 高松漏疏月的下半句是:落影如画地。 高松漏疏月的全句是:高松漏疏月
争得行人望中老出自《长安道》,争得行人望中老的作者是:文同。 争得行人望中老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争得行人望中老的释义是:争得行人望中老,意为“若能让人在远望中显得苍老”。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争得”一词,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让时光在行人身上留下痕迹的愿望,从而凸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争得行人望中老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使皆知嗣业难出自《长安道》,若使皆知嗣业难的作者是:文同。 若使皆知嗣业难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使皆知嗣业难的释义是:若使皆知嗣业难:假使所有人都知道继承事业是困难的。 若使皆知嗣业难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使皆知嗣业难的拼音读音是:ruò shǐ jiē zhī sì yè nán。 若使皆知嗣业难是《长安道》的第3句。 若使皆知嗣业难的上半句是:隋唐宫殿生秋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名篇佳句,同时还要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这样就能轻松应对此类题目。 “无悔富道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后悔的。“道谊”指道义情谊。 “卷藏无所施”,“卷藏”意为珍藏,“施”意为施展。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可施展的。 “端笏拜上官”,“端笏”是古代官员的一种礼仪用具,“拜上官”指拜见上级长官
玉峰园经春不得一过因成诗呈同官约游 春来少嬉游,俗事日相耗。 南园只城外,累月不一到。 花香雨后歇,树色风中老。 惟有岩下泉,犹能涤幽抱。 注释:春天来了,我很少去游乐游玩,因为世俗的事情每天都在消耗着我的精力。我的南园只是位于城外,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到那里去了。在雨水过后,花的香气渐渐停歇;在秋风中,树叶的色彩也逐渐变得苍老。只有那山中的泉水,还能洗涤我内心的忧郁。 赏析:
【注释】 惟秦:指秦国,这里指朋友。抵于蜀:到达蜀地。间可历万巇:意思是说经过艰难险阻,可以到达蜀地。遥怀向英义:意思是说远想英雄的道义。潜想要一夕驰:意思是说暗想一夜之间能驰骋疆场,为国家效力。乏人探道奥:意思是说缺乏能够探究事物根本的人。求合常苦奇:意思是说追求合道的人常常觉得很奇怪。见谓可招纳,欲与相埙篪(xūnchuī):意思是说你应当被我招揽,想与你一起同甘共苦。夫何屡乖绝
【注释】 锦江:指岷江。别:别离。漆水:指涪水。今见:如今又见到了。清露染颜色:清露洒在花瓣上,使得花显得格外娇艳美丽。秋鹅一分浅:秋天的鹅羽毛变白,颜色浅淡,所以这里用“一分”形容浅。 【赏析】 蜀葵,又名秋葵、朝颜花等,属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夏初开花,花色艳丽,有红、粉等多种色彩,为夏季花卉之一。蜀葵花期较长,从5月开始陆续开放,一直开到10月。蜀葵的花大而美丽,花色丰富多彩。花形似喇叭
【译文】 柔条长百尺,秀萼包千叶。 不惜作高架,为君相引接。 【注释】 鼓子:古乐府曲调名。 柔条长百尺,秀萼包千叶:柔条指嫩芽、嫩枝;萼,花萼。 惜:吝惜、舍不得,这里形容鼓子花的娇艳,不忍采摘。 相引接:互相牵引、攀援。 赏析: 诗中描写了春天里鼓子花的柔美,通过“柔条”和“秀萼”两词,生动地勾画出鼓子花枝条细长、叶片繁多的外貌特征。而“不惜作高架,为君相引接”,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
【注释】 蜂:蜜蜂。蝶:蝴蝶。 啮:咬,吃。 红蕊:花蕊,花心。 碧丛:绿色的花丛。 虫啼:蝉鸣。 秋风:秋天的风,这里借指秋意。 略地:扫荡,席卷。 管:吹管乐器。 苍苔:青苔,绿色植物。这里指草地,草色青青。 赏析: 这首五绝描写了初秋时分石竹丛中的一幕:一只蜜蜂在啃食花瓣,而几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一阵风过,草丛中落下几片枯黄的叶子。最后,只有那一片片绿油油的青苔在静静地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