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店有邮吏,养鸡殊可笑。
昂然处高襟,不肯以时叫。
官有宿此者,西征待初晓。
鸡竟不一鸣,问吏吏已告。
云此最荒绝,左右悉蓬蓼。
狐狸占为宅,恣横不可道。
前此三四鸡,一一遭其暴。
寻声即知处,尽获爪牙吊。
自后始得此,其若有人教。
东方或未明,群丑尚腾趠。
此鸡但钳结,直伺太阳耀。
虽然谓失旦,似得保身要。
官曰此何用,不然则宜粜。
不见不鸣雁,先死盖自召。
天下已明白,岂假更喧闹。
徒尔费稻粱,曾莫知所报。
吏云官言是,且愿勿嘲诮。
知是本在人,此物何足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王店邮驿任职时所作,通过描述鸡的行为来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看法和感慨。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诗句:“王店有邮驿吏,养鸡殊可笑。”
译文:王店里有一个邮差,养鸡的样子真是好笑。
注释:王店:地名,位于今中国某地。邮驿: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诗句:“昂然处高襟,不肯以时叫。”
译文:它高昂着头,站在高高的架子上,不按照时间叫唤。
注释:昂然:形容态度傲慢。高襟:形容位置高高在上。诗句:“官有宿此者,西征待初晓。”
译文:官员们在这里住宿,准备在天亮时出发。
注释:宿此者:指住宿在驿站的人。西征:向西行进。诗句:“鸡竟不一鸣,问吏吏已告。”
译文:鸡最终也没有叫一声,询问驿站的官吏,官吏已经回答了。
注释:竟:竟然。一鸣:指叫唤一次。诗句:“云此最荒绝,左右悉蓬蓼。”
译文:这地方最荒凉偏僻,周围都是蓬草和野草。
注释:云:说。左右:四周。悉:全部。诗句:“狐狸占为宅,恣横不可道。”
译文:狐狸占据了这个地方当作巢穴,横行霸道,无法诉说。
注释:恣横:任意妄为。道:陈述,讲述。诗句:“前此三四鸡,一一遭其暴。”
译文:之前有三四只鸡,都被它糟蹋过。
注释:前此:以前。三四鸡:指前三只、第四只鸡。诗句:“寻声即知处,尽获爪牙吊。”
译文:顺着声音找过去,就知道它的藏身之处,把那些捕食者的爪子和牙齿都捉拿过来。
注释:爪牙:捕食者的爪子和牙齿。吊:捉住。诗句:“自后始得此,其若有人教。”
译文:从那时开始,我才知道这种鸡是有训练的,就像被人教导过一样。
注释:自后:从那以后。其若:好像。若:好像。诗句:“东方或未明,群丑尚腾趠。”
译文:东方还看不到太阳升起的时候,这些畜生还在兴风作浪。
注释:东方或:也许。或:或许。群丑:一群丑陋的东西。腾趠:兴风作浪,闹腾。诗句:“此鸡但钳结,直伺太阳耀。”
译文:这只鸡只是紧紧相依,等待着太阳出来照耀。
注释:但:只是。钳结:紧紧地相依。耀:照耀。诗句:“虽然谓失旦,似得保身要。”
译文:尽管说我失去了早晨的时间,但这似乎是一种保全自己的做法。
注释:虽然:即使。谓:认为,以为。失旦:失去早晨的时间。得:得到。保身要:保全自己。诗句:“官曰此何用,不然则宜粜。”
译文:官员说这有什么用,不然的话应该卖掉它。
注释:曰:说。此何用:这有什么用。卖:卖出去。诗句:“不见不鸣雁,先死盖自召。”
译文:看不见也不叫的雁,一定是自己招来的死亡。
注释:不见:看不见。不鸣:不叫。见:看见。召:招致,引来。诗句:“天下已明白,岂假更喧闹。”
译文:天下已经明白了,难道还要继续吵闹吗?
注释:天下已明白:意思是天下已经清楚了。更喧闹:继续吵闹。诗句:“徒尔费稻粱,曾莫知所报。”
译文:你白白地花费了稻谷和粮食,却不知道报答。
注释:徒尔:白白地。费:耗费。梁:泛指稻谷和粮食。曾:曾经。莫:不会。报:报答。诗句:“吏云官言是,且愿勿嘲诮。”
译文:官员说他是正确的,希望不要嘲笑讽刺。
注释:吏:指驿站的官吏。云:说成。嘲诮:嘲笑讽刺。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鸡的行为,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诗中既有对动物习性的描述,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