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梁山麓汉水滨,路侧有墓高嶙峋。丛祠蓊蔚蔽野雾,榜曰博望侯之神。
当年宝币走绝域,此日鸡豚邀小民。君不见武帝甘心事远略,靡坏财力由斯人。
张骞冢祠
中梁山麓汉水滨,路侧有墓高嶙峋。丛祠蓊蔚蔽野雾,榜曰博望侯之神。
当年宝币走绝域,此日鸡豚邀小民。君不见武帝甘心事远略,靡坏财力由斯人。
诗句与译文注释
- 诗句:《张骞冢祠》
- 译文:在中梁山的北麓,汉水的南岸,有一条道路旁是张骞的墓地,墓地高耸入云,岩石嶙峋。墓地前有一片茂盛的树林,仿佛能遮住天空中的雾气。墓碑上刻着“博望侯之神”五个大字。
- 注释:张骞(?—公元前114年),汉代著名外交官和探险家。他因出使西域而闻名,曾两次出使,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他的墓地位于中梁山北麓汉水之畔,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了一个安静祥和的祭祀场所。墓碑上刻着“博望侯之神”,是对这位伟大探险家的崇高敬意。
赏析
- 历史意义:《张骞冢祠》不仅是对一位古代英雄的缅怀,也是对那个时代外交政策的见证。通过对张骞墓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这位杰出探险家无私奉献和卓越成就的赞美。
- 文化象征:博望侯作为汉朝的代表,其形象象征着开放、和平与友谊。张骞作为这股精神的化身,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对外交流,也加深了与西域各国的友谊。
-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通过描写墓地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墓地周围的树木和雾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神秘。这种描绘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增强了读者对自然美的感悟。
《张骞冢祠》是宋朝诗人文同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位古代英雄的形象和墓地的环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张骞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象征意义,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通过对张骞墓及其周边环境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