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
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
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
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
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鹙鸧游。
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
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
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
陵阳谬守卑且劳,马前空愧持旌旄。
平生读书若奊诟,老大下笔侵离骚。
贫且贱焉真可耻,欲挞群邪无尺棰。
安得来亲绛帐旁,日与诸生供唯唯。
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
君子道远不计程,死而后已方成名。
千钧一羽不须校,女子小人知重轻。

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

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

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

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

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

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鹙鸧游。

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

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

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

陵阳谬守卑且劳,马前空愧持旌旄。

平生读书若奊诟,老大下笔侵离骚。

贫且贱焉真可耻,欲挞群邪无尺棰。

安得来亲绛帐旁,日与诸生供唯唯。

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

君子道远不计程,死而后已方成名。

千钧一羽不须校,女子小人知重轻。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诗人通过描写苏轼的一生,表达了对朋友才华和品德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首联“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描绘了苏辙身处困境,如同浅滩上的大船,随时都可能被卷入深渊。这象征着他在政治生涯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颔联“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形象地表现了苏辙在授课结束后,总是紧闭双眼,埋头苦读,勤奋钻研学问的情景。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正是他日后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颈联“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揭示了苏辙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始终谦逊低调,从不以个人名利为重。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尾联“安得来亲绛帐旁,日与诸生供唯唯”表达了诗人对苏辙的敬仰之情,希望能亲自聆听他的教诲,与他共度时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交往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才华和品德的赞美之情。通过对苏辙一生的描绘,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此外,诗中还蕴含着作者对友情、事业和人生的深刻体悟和理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