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明越,压苏湖,钱塘风物天下无。
玉峰孱颜石穿漏,雪海浩荡潮喧呼。
旧尝持之诧吾孥,会挈尔去相与娱。
宦游若不来此都,腰间彩组徒云纡。
子瞻凤咮新结庐,日哦其间兴不孤。
平生美志自偿足,休问满眼生萑蒲。
有物可比中鄙夫,蜉蝣朝生死于晡。
公攘显夺入胠箧,骄稚无乃非良图。
子瞻之乐固有馀,辨说是非从鲁蘧。
我今有索君勿逋,归日好景为我摹。
【注释】
- 跨明越,压苏湖:跨过杭州(明越)和湖州(苏湖),形容钱塘的山水风光。2. 玉峰孱颜石穿漏:玉峰是杭州灵隐山,孱颜指山体瘦弱,石穿漏即石壁有洞,形容山势险峻。3. 雪海浩荡潮喧呼:雪海指西湖,浩荡形容湖面宽阔,潮喧呼形容湖水涨潮时的声响。4. 旧尝持之诧吾孥:我曾在杭州一带游玩时,手持拐杖指着山石说:“看这石头,多么像你!”5. 会挈尔去相与娱:我会带着你一起去玩乐。6. 宦游若不来此都:如果不来杭州做官,7. 腰间彩组徒云纡:腰间束着五彩丝带,只是徒然地缠绕着而已。8. 子瞻凤咮新结庐:苏轼(字子瞻)在孤山上新建了一个亭子,9. 日哦其间兴不孤:每天在这里吟诗作赋,兴致盎然。10. 平生美志自偿足:我的平生愿望都已实现了。11. 生萑蒲:生长茂盛的芦苇。12. 有物可比中鄙夫:有一种东西可以与那些卑鄙小人相比。13. 蜉蝣朝生死于晡:蜉蝣早晨死去,到黄昏又复活了。14. 公攘显夺入胠箧:你抢夺别人的财物,就像小偷进入柜子一样。15. 骄稚无乃非良图:你们这样骄傲放纵,难道不是好的打算吗?16. 辨说是非从鲁蘧:辩论是非应该像孔子那样虚心谨慎。17. 我今有索君勿逋:我现在要向你索取一些什么吧!18. 归日好景为我摹:请你帮我画一幅美丽的景色回来!
【赏析】
《依韵和子瞻游孤山》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为友人苏轼所建的孤山亭子作的一篇序文。文章通过描绘孤山林壑幽美的自然风貌,表达了对好友苏轼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旷达、超脱的胸襟。全文结构紧凑,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分展现了苏东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才华。
文章开头两句“跨明越,压苏湖,钱塘风物天下无”,以豪放的语气描绘了钱塘山水之美,令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接着,作者用“玉峰孱颜石穿漏,雪海浩荡潮喧呼”来形容钱塘山的美丽,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旧尝持之诧吾孥”,回忆了自己曾经在杭州游玩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接下来,“会挈尔去相与娱”,描述了和朋友一起游玩的快乐时光,展现了两人亲密无间的关系。
在文章中间部分,作者继续描绘了钱塘山的自然风貌,如“腰间彩组徒云纡”,“子瞻凤咮新结庐”,“日哦其间兴不孤”等句子,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和珍重。
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再次提到了自己的心愿和追求,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平生美志自偿足,休问满眼生萑蒲”,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豁达和乐观,认为只要心中有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一句“有物可比中鄙夫,蜉蝣朝生死于晡”,则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依韵和子瞻游孤山》这篇序文,不仅描绘了钱塘山的自然风貌,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