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胸次有丘壑,眼底尘凡一洗之。
地献溪湖供入画,天私风月要昌诗。
贵人岂复知盘谷,名世应须学武夷。
政恐主翁方宦达,买山虽早入山迟。

【注释】

①溪庄:在今安徽黟县境内。相传为晋代谢灵运退隐地。董宰:字彦文,唐代著名画家。

②羡君:羡慕你。胸次:心胸。丘壑:指山山水水,比喻胸中的丘壑、抱负。尘凡:尘世和凡俗。一洗之:即“洗尽”,洗去。

③地献:土地呈献,此处指土地奉献。溪湖:指永福溪边的湖泊。入画:被纳入画作之中。天私:上天的偏爱。风月:指自然景色。昌诗:繁荣诗歌。

④贵人:指有权势的人。盘谷:传说中晋人张载隐居之地,在今陕西长安东南。名世:出名于世。学武夷:指以武夷茶而知名。武夷山是茶叶产地,宋代时已有贡茶制度。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寄意于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羡君胸次有丘壑”,意思是说,我非常钦佩你的胸怀像山一样高峻,像海一样深邃,像宇宙一样广大,充满了壮阔的景象和伟大的抱负。这里用“心”与“丘壑”相对,形容诗人胸襟开阔,气魄宏大。

次句“眼底尘凡一洗之”,意思是说,你的眼中已经看透世俗红尘,一切烦恼都已经洗净了。这里用“眼”与“尘凡”相对,表明诗人超脱世俗,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第三句“地献溪湖供入画”,意思是说,你的土地上奉献出溪湖,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这里用“地”与“溪湖”相对,表明诗人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句“天私风月要昌诗”,意思是说,上天偏爱着自然景色,要兴盛诗歌。这里用“天”与“风月”相对,表明诗人善于发现自然之美,能够将自然景观融入诗中,创作出优美的诗篇。

第五句“贵人岂复知盘谷”,意思是说,有权势的人哪里会知道盘谷这个地方呢?这里用“贵人”与“盘谷”相对,表明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态度是不屑于追求名利地位,只想过一种清静淡泊的生活,远离世俗纷扰。

第六句“名世应须学武夷”,意思是说,要想成名立业,就应该学习武夷茶的种植和制茶技术。这里用“名世”与“武夷”相对,表明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努力,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就。

尾联“政恐主翁方宦达,买山虽早入山迟”,意思是说,恐怕你正忙于仕途,还没有时间去购买山林。这里用“政恐”与“主翁”相对,表明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向往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