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昏先友记,犹复有斯人。
周易相传授,唐衫自隐沦。
翳桑秋廪共,结草夜台春。
为酹月塘月,何年琢石麟。

【注释】

程伯茂尊公挽诗:这是一首悼念已故的程伯茂尊公的诗。程伯茂(?-1073),字子华,号静山,北宋诗人。

雨昏先友记,犹复有斯人:在雨中模糊地记下先父的事迹,仍然还有这样的人啊!“先友”,指先父的朋友。

周易相传授,唐衫自隐沦:易经(《周易》)是古代的经典著作,世代相传。我(作者)穿着唐朝人的衣裳,却过着隐士的生活。

翳桑秋廪共,结草夜台春:秋天的时候,我们曾在桑树上一起休息;夜晚的时候,我们曾在仓房前结草为枕。“翳桑”指仓房旁的树木。“秋廪”泛指粮仓。“结草”指用草做枕头,这里指睡在仓房前。“夜台”指坟地。“结草夜台春”,即在坟地上睡觉,享受春天的温暖。

为酹月塘月,何年琢石麟:为月亮而祭祀,但何时才能得到麒麟呢?“酹”同“奠”,祭奠的意思。“琢石麟”,传说中麒麟头上有玉麟骨,形状像石雕。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已故的程伯茂尊公的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第一句,“雨昏”点明时令,又写出了对先父的记忆模糊不清的状态。“先友”指先父的朋友,表明了对先父的敬重。

第二句,“周易相传授”表明了先父一生致力于易学的研究与传播,他的学问深厚、博大精深。“唐衫自隐沦”则描绘了先父一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形象。

第三句,“翳桑秋廪共”和“结草夜台春”两句,既写出了先父生前生活的艰苦,也表现出他对朋友的关怀与体贴。“秋廪”、“夜台”分别指粮仓和墓地,“翳桑”指仓房旁的树木,“结草”指用草做枕头,这些细节描写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先父的人格魅力。

第四句,“为月亮而祭祀”则表达了作者对先父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世事无常的感慨。“何年琢石麟”则表达了作者对先父未竟之业以及他未得成就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父未得麒麟之兆的遗憾。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既体现了对先父的缅怀之情,又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