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正冥冥,江鸥聚晚汀。
云深城阙丽,潮落海门青。
宇宙双蓬鬓,江湖几驿亭。
不须关卒逻,吾亦厌铜腥。

【注释】江雨:江上雨。冥冥:细密貌。汀:水边平地。云深城阙丽:云层浓重,城楼显得秀丽。潮落海门青:潮水退去后,海门一带露出青绿色。双蓬鬓:形容人老。江湖几驿亭:指在江湖间来往的驿站、亭台。关卒逻:守关的士兵、哨兵。吾亦厌铜腥:我厌恶金属发出的腥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出峡时的即景之作,写于公元824年(元和九年)初春。诗人由夔州乘船东下,溯流而上,经过巴陵,到达洞庭湖,然后沿湘江南下,过岳阳,经衡山、衡阳,进入韶州的南端,抵达曲江。这是一首写舟行所见所感的诗作。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江雨”一句写舟中所见江天景象。“江鸥聚晚汀”,写舟中所见江鸥飞翔的情景。“云深城阙丽”,写舟中所见远山近水的美丽景色。“潮落海门青”,点明时值潮退日落之时。最后二句抒发自己厌弃尘俗、向往山水的感情。此诗写得清丽自然,情韵悠长。

首联“江雨正冥冥,江鸥聚晚汀。”江雨冥冥,迷蒙一片,江鸥栖宿于洲渚之上,形成一种宁静的画面。“冥冥”一词,不仅状写雨幕,而且暗示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忧郁。

颔联“云深城阙丽,潮落海门青。”写舟中所见之景。“城阙”指的是京城的宫殿建筑群,“海门”是指长江入海的门户——广陵(今江苏扬州)。“城阙丽”指城楼上云雾缭绕,十分壮丽;“海门青”指江面上潮水退落后的青翠颜色。两句对仗工整,描绘出一幅江天一色的景象。“云深”与“潮落”相对,写出了时间是在傍晚时分;“城阙丽”与“海门青”相对,则显示出天气晴朗,江面开阔。

颈联“宇宙双蓬鬓,江湖几驿亭。”写舟中所见之景。“宇宙”指人间天地;“蓬鬓”指白发,这里借指自己的头发。“几驿亭”指旅途中的几处驿舍。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茫茫宇宙之间,自己的发丝如同秋蓬一样白;在浩浩江湖之中,自己已走过了几处客栈。“双蓬鬓”、“几驿亭”都是夸张的说法,用以表现诗人厌倦世俗,渴望归隐的心情。

尾联“不须关卒逻,吾亦厌铜腥。”表达出诗人厌弃红尘、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关卒逻”指守关的士兵和巡逻的士兵;“铜腥”指金属发出的气味。诗人认为,与其像守关的士卒那样生活,不如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与其像士兵那样生活在世上,还不如远离尘嚣,回到大自然中去。

这首诗是诗人出峡时的即景之作,写于公元824年(元和九年)初春。诗人由夔州乘船东下,溯流而上,经过巴陵,到达洞庭湖,然后沿湘江南下,过岳阳,经衡山、衡阳,进入韶州的南端,抵达曲江。这是一首写舟行所见所感的诗作。全诗五言,每句七个字,共计三十七个字。首联“江雨正冥冥,江鸥聚晚汀。”写舟中所见江上景象。“江雨”二字描写江上细雨濛濛的景象;“冥冥”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细雨密布、天地一片模糊的景象。而“江鸥”二字则生动描绘出了一群鸥鸟在傍晚时分聚于江边小岛的情景。“云深城阙丽,潮落海门青。”写舟中所见远处景物以及夜晚来临的景象。“城阙”二字则描绘出一座座高大雄伟的宫殿耸立在远方的轮廓线;“云深”二字则形象地描述了天空中云雾弥漫、遮天蔽日的景象。而“潮落海门青”则以“潮落”二字勾勒出大海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壮观景象;“海门青”三个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潮水退后露出的海面呈现出青色的特点。

第二联“宇宙双蓬鬓,江湖几驿亭。”写舟中所见沿途风光及旅途劳顿之感。“双蓬鬓”二字则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比作秋蓬般飘零的白发老者;“几驿亭”三个字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多次的驿站停留。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情感,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三联“不须关卒逻,吾亦厌铜腥。”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向往之情的抒发。“关卒逻”二字则指守关的士兵和巡逻的士兵;“铜腥”二字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士兵身上散发出的金属气味。而“吾亦厌铜腥”这句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充满铜臭味的生活的厌恶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清新、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