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相将拄杖前,倚松穿竹各欣然。
山行一匝又一日,云作四邻今四年。
名教之中元有地,吾心以外别无天。
平生老仆犹疑我,不是凡夫不是仙。

山行

野鹤相将拄杖前,倚松穿竹各欣然。

山行一匝又一日,云作四邻今四年。

名教之中元有地,吾心以外别无天。

平生老仆犹疑我,不是凡夫不是仙。

注释:

①相将:相随,一同。

②欣然:高兴的样子。

③匝(zā):环绕一周或一圈。

④作:形成。

⑤名教之中:名分的教化之下;世俗的名分之中。元,同“原”。

⑥外:除……之外;除了……之外。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游览山中景色后,所引发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写景。野鹤相将拄杖前,倚松穿竹各欣然。野鹤相将拄杖前,形容诗人行走山间时,身边有一只野鹤相伴。它相随在旁。倚松穿竹各欣然,描写了诗人在山行时,看到松树、竹子等自然景色,心中感到喜悦。山中美景如画,让人心情舒畅。

颔联写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山行一匝又一日,云作四邻今四年。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山行过程中,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他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就像一天的时间一样短暂;而云彩则代表着四季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因此,他认为人生应该珍惜时光,把握每一个瞬间,不留遗憾。

颈联写诗人对世俗名分的看法。名教之中元有地,吾心以外别无天。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名教是世俗的规范和标准,而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心和心灵。只有超越世俗的束缚,才能实现内心的自由和解脱。

尾联写诗人对自身的评价。平生老仆犹疑我,不是凡夫不是仙。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人格和修养的评价。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并非出于凡人之躯,而是出自高尚的情操。因此,他不是凡夫俗子,也不是超凡脱俗的神仙。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象的描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名利、世俗和自我的认识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和解脱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