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缨聊复濯沧浪,晞发松阴藓石床。
有味是贫琳馆俸,无功于懒玉函方。
自参老子鼻端白,未羡诸公腰下黄。
蔗境渐佳惟习静,笔床茶灶并荒唐。
【诗词原文】
山中
解缨聊复濯沧浪,晞发松阴藓石床。
有味是贫琳馆俸,无功于懒玉函方。
自参老子鼻端白,未羡诸公腰下黄。
蔗境渐佳惟习静,笔床茶灶并荒唐。
【注释】
-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一首描写归隐山林的诗,首句“解缨”指的是脱下官服。
- “晞发”是指在阳光下晒头发,“松阴”是指松树的阴凉,“石床”则是指苔藓覆盖的石头。
- “琳馆”是指琳琅满目的书房,“俸”在这里指工资或薪水。
- “玉函方”可能指的是装满宝物的箱子,“懒”可能表示懒惰的意思。
- “老子鼻端白”是指老子的智慧如同白色一样纯洁无瑕。
- “蔗境”是指甘蔗林中的环境,“习静”是指习惯于静心修炼。
- “笔床茶灶”是指文房四宝和煮茶的工具。
- “荒唐”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行为放纵、不拘小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归隐山林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阳光下晒头发、在松树荫下阅读书籍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山水田园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