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青灯眼欲昏,谁知曾亦望中原。
雨荒塞草秋如洗,雪拥春蓑夜自温。
宠辱易生分别想,是非政可鹘仑吞。
不论茅屋锄犁外,但守平生六二坤。
次韵汪宰见寄
半世青灯眼欲昏,谁知曾亦望中原。
雨荒塞草秋如洗,雪拥春蓑夜自温。
宠辱易生分别想,是非政可鹘仑吞。
不论茅屋锄犁外,但守平生六二坤。
注释: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方岳所作,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政治和自然现象感悟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
- “半世青灯眼欲昏”:形容一生都在读书学习,眼睛因长时间看书而感到疲劳。
- “谁知曾亦望中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曾经渴望收复失地,为国效力。
- “雨荒塞草秋如洗”:描绘了秋天雨后草地的景象,雨后的草地显得格外清新整洁。
- “雪拥春蓑夜自温”:描述了春天夜晚在雪中行走的情景,感受到雪的寒冷却依旧温暖。
- “宠辱易生分别想”:表示在名利面前容易产生分别心,难以长久保持初心。
- “是非政可鹘仑吞”:表达了对于世俗之争的看法,认为这些是非之事不如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 “不论茅屋锄犁外,但守平生六二坤”:表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没有什么可以动摇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通过对“雨荒塞草秋如洗”“雪拥春蓑夜自温”等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诗中的“宠辱易生分别想”和“是非政可鹘仑吞”等句,揭示了人在名利诱惑下容易产生分别心和是非观念,而诗人则主张要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受外界干扰。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