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过了只垂杨,合与良辰卜醉乡。
定胜永和三月禊,并游社谢两流觞。
定州刻石犹真赝,晋代衣冠今在亡。
陶写岂无丝竹在,不酬酒渴与诗狂。
【注释】上巳:古代在三月上旬巳日(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祭祀水神的节日。修禊:古代风俗,人们在水边清洗濯缨。社谢:指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等。两园:指两个园林。海棠过了只垂杨:春暮时,花谢了,只有杨柳依旧青翠。合:应该。良辰:好时光。下句承上句意,写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应到郊外游览。卜醉乡:以酒来消愁解闷,即“醉乡”。定胜永和:指定州刻石比永和刻石更真实。并游:一起游玩。社谢: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两流觞:指两处同时饮酒。定州刻石犹真赝:指东汉光武帝时期,定州刺史张堪在定州立石,刻着“行化所至,莫不丰财足用”等文字。晋代衣冠今在亡:指东晋时王羲之等人的书法艺术至今还在。陶写:泛指写作。丝竹:古乐器名,借指音乐。酬:报偿。酒渴与诗狂:指喝酒解乏,写诗抒发情感。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第一首写春游之乐,第二首写游赏之兴。这两首诗都是咏叹春天的景色以及春天的游乐情趣,但侧重点不同。第一首是写春游,重在描绘景物;第二首则重在抒写情志,重在表现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是第一首的续篇,写的是游赏之兴。
开头二句写游赏之兴致,“上巳”,即上巳节,是古代的一个隆重节日,人们多在此日出游,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修禊”是此日的重要活动,即古人在水边洗濯祓除不祥。“谢”,即“禊”的省称。“两园”指两个园林,一个指的是西园,一个是东园,也是指两个游乐之地。“海棠过了只垂杨”,意思是说,海棠花谢了,只剩下杨树依然青翠。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去,而柳树却依然青翠,可见诗人对柳的偏爱。“合与良辰卜醉乡”,意思是说美好的时光应该用来享受欢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美好的时光应该用来享受欢乐。“定胜永和三月禊”,“定胜”,胜过的意思。“永和”,指汉代成帝时期的永和元年(公元前256年),当时在三月三日举行盛大的祭祀水神的典礼。“三月禊”,指这个日期的祭典。“并游”,同游的意思。“社谢”,指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等。“流觞”,酒杯下垂的样子,这里指设席饮酒。“并游社谢两流觞”,意思是说,大家一同去游赏,设宴饮酒。
“定州刻石犹真赝”,意思是说定州刻石,比起永和刻石更加真实。“晋代衣冠今在亡”,意思是说东晋时的王羲之等人的书法艺术到现在还在。“陶写岂无丝竹在”,意思是说写作难道没有音乐吗?“不酬酒渴与诗狂”,意思是说不报答喝酒解乏和抒发情感的乐趣。
整首词的意思是说美好的时光应该用来享受欢乐,而我们也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享受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