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留得旧蓑衣,鹭侣鸥朋共断矶。
衰发三千馀丈白,倦游五十二年非。
清风明月天四壁,老木苍藤草半扉。
寂寞相从交有道,骊驹未可遽言归。
【注释】
次韵郑佥判:即作者应郑佥判之请,作此诗以和其韵。郑佥判为官清廉,生活清苦,所以作者写这首诗赠予他。郑某,字不详,约公元1062年前后在世。
渔村留得旧蓑衣:渔村留下了作者的旧蓑衣。作者曾在这里做过小官。
鹭侣鸥朋共断矶:鹭鹭和鸥鸟是渔民的好伴侣,他们在渔船上相伴。断矶:指断崖上的小石头,这里指的是海边的岩石。
衰发三千馀丈白:头发已经变得灰白了。三千,虚数,表示很多很多。
倦游五十二年非:厌倦了官场的生活已五十年了。
清风明月天四壁:指诗人在海边独处,四周只有清风、明月陪伴。天四壁:天空四面都是墙壁。
老木苍藤草半扉:长满了青苔的老树和缠绕着藤蔓的草木,半扇门。
寂寞相从交有道:在寂寞中相互交往,遵循道德准则。
骊驹未可遽言归:不要急于回家。骊驹,黑色的马。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通过描写与友人的交往,表达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联“渔村留得旧蓑衣,鹭侣鸥朋共断矶”,写自己曾在渔村住过,那里留下了自己的蓑衣,鹭鸶和海鸥是渔民的好伙伴,它们经常在小船上相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怀念和对渔民生活的尊重。
颔联“衰发三千馀丈白,倦游五十二年非”,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厌倦。三千,虚数,表示很多很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的白发已经变得非常长了,而且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生活已五十年了。诗人用“衰发”和“倦游”两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颈联“清风明月天四壁,老木苍藤草半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海边的情景。这里,诗人用“清风明月”和“老木苍藤”等自然景物来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尾联“寂寞相从交有道,骊驹未可遽言归”,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诗人认为,在这样孤独的环境中,朋友之间的交往更加重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退休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在退休之后,可以更好地与朋友相处,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