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初平稳放阊,解缨聊复濯沧浪。
每年上冢天无准,是处下田春正忙。
岁月可惊寒悄悄,贤愚同尽绿茫茫。
早知识字能为祟,不废吾翁百本桑。

注释:

烟水初平,水波不兴,船儿在平静的水面缓缓前行。

解缨聊复濯沧浪,摘下帽子,我再次来到这苍茫的江面洗去尘埃。

每年上冢天无准,每年清明时节,天地间似乎没有界限,人们纷纷扫墓祭祖。

是处下田春正忙,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岁月可惊寒悄悄,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已经悄然流逝。

贤愚同尽绿茫茫,无论贤人还是普通人,都淹没在这茫茫的绿色之中。

早知知识能为祟,如果早知如此,我就不会追求那么多知识了。

不废吾翁百本桑,我不会放弃我那百棵老桑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节时所作。诗人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江南水乡的水乡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知识的反思。

首句“烟水初平稳放阊”,描绘了清明时节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象。这里的“烟水”指的是江上的雾气,“初平”则是指江面还没有完全解冻。诗人用这种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的景色。

诗人写到“解缨聊复濯沧浪”,这里的意思是说,诗人解下帽子,再次来到这片苍茫的江面上洗去尘埃。这里的“沧浪”指的是江水,而“濯”则是指洗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心灵的洗礼。

诗人写到“每年上冢天无准”,这里的“上冢”指的是扫墓祭祖。而“天无准”则是指天地之间似乎没有界限,人们纷纷扫墓祭祖。这句诗表达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人写到“是处下田春正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这里的“下田”指的是农田,而“春正忙”则是指春耕时节农活繁忙。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农事忙碌的景象,也反映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精神。

随后,诗人写到“岁月可惊寒悄悄”,这里的“岁月可惊”指的是时光荏苒,时间过得很快。而“寒悄悄”则是指寒冷的气息悄然而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命的珍惜。

再接下来,诗人写到“贤愚同尽绿茫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贤人还是普通人,都淹没在这茫茫的绿色之中。这里的“绿茫茫”指的是绿色的草地或树木,而“贤愚同尽”则是指所有人都面临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这句诗揭示了生命无常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感慨。

诗人写到“早知知识能为祟,不废吾翁百本桑”。这里的“知诀”指的是知识,而“祟”则是迷信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早知道这样,我就不会追求那么多知识了。而“百本桑”则是指诗人所拥有的一百棵桑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生活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农民的辛勤劳作、生命的无常以及知识的追求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知识的深刻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