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麦饭洒悲辛,不尽烟芜旧与新。
地下岂无担板汉,世间但有乞墦人。
荼蘼芍药几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
自是老怀多感慨,非干芳草负蹄轮。
【注释】
上冢:去祭祖坟。
一杯麦饭洒悲辛,不尽烟芜旧与新:指祭祀时,把一碗麦饭洒在地上,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悲辛”是悲苦辛酸的意思。地上的草木,无论新旧都长满了。
地下岂无担板汉,世间但有乞墦人:难道地下没有像颜回一样的贤者(担板汉)吗?世上只有像王祥、王览那样的孝子(乞墦人)。这里说王祥在母亲去世之后,哀痛过度而卧,整日不吃不喝。王览也以孝名闻于天下。
荼蘼芍药几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桃花和李花已经开了一个多月了,清明节又到了。
自是老怀多感慨,非干芳草负蹄轮:我本来就有很多感慨,并不是因为花草辜负了我(我本来很悲伤,但看到花草依然开放)。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诗人因避乱南迁,途中遇故友,遂作此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追念及对生死、是非、荣辱的看法,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心。
首联起笔写祭扫,“一杯麦饭洒悲辛”,意思是说,我端起一碗麦米饭,把它洒在地上,以此来表达我的悲痛之情。麦饭是粗粮,用来象征贫贱;“悲辛”二字,则表明诗人的悲痛之深。“不尽烟芜旧与新”,意思是说,地上的草木,无论新旧都长满了。这里的“旧与新”是指过去和现在。诗人通过这一联,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追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生死、是非、荣辱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他只能通过祭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颔联写故人在世时的形象,“地下岂无担板汉,世间但有乞墦人”。意思是说,地下难道没有像颜回一样的贤者吗?世上只有像王祥、王览那样的孝子(乞墦人)。这里说王祥在母亲去世之后,哀痛过度而卧,整日不吃不喝。王览也以孝名闻于天下。诗人通过这两句,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在面对生死、是非、荣辱面前的态度。他认为,生与死、善与恶、贵与贱都是客观的存在,而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于强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颈联写桃花和李花已经开了一个多月了,清明节又到了。这里的“寒食清明”是指清明节。诗人通过这一联,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追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生死、是非、荣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桃花和李花已经开了很久,但是清明节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会举行扫墓、祭拜等活动,以此来纪念和缅怀先人。同时,这也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和安慰的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们会想起那些逝去的亲人和朋友,从而感到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尾联写自己的感慨。“自是老怀多感慨,非干芳草负蹄轮。”意思是说,我本来就有很多感慨,并不是因为花草辜负了我(我本来很悲伤,但看到花草依然开放)。这里的“芳草”是指花草的美丽和芳香。诗人通过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又表达了他对生死、是非、荣辱的看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不应该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反思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他也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让自己的心变得麻木和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