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浥浮梁逗碧纱,短更催睡不停挝。
一声雁带塞愁过,八月槎随乡信赊。
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
相逢却喜诗无恙,醉墨淋漓黑老鸦。

【注释】:

次韵,即和别人的诗。秋夜,秋天的夜晚。浮梁,指井上的辘轳。浥,沾湿。逗碧纱,形容雨水打湿了碧绿色的窗纱。短更,指深夜。挝(zhuá),用槌子敲打。一声雁带塞愁过,一队大雁随着关塞的愁怨飞过。八月槎随乡信赊(shē),八月里船儿顺着乡愁漂泊。故人,老朋友。频入梦,频频地进入我的梦里。别后,分别后的思念。秋来燕子已还家,到了秋天,燕子都已经飞回家了。相逢却喜诗无恙,重逢的时候非常高兴,因为这首诗没有受到破坏。醉墨,酒后的笔迹。淋漓,畅快流利的样子。黑老鸦,黑色的乌鸦,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七言绝句。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写梦思归,全诗情感起伏跌宕,波澜壮阔。

首二句,写秋夜雨中的情景。“雨浥”两句,写雨水洒在辘轳上,把井口的青苔都打湿了,连短促的小更也催不使人入睡。“一声雁带塞愁过”,点明时令是八月,而正是雁南归的季节,所以这“一声”鸣叫就带着关塞的愁怨。一个“带”字,既写声势之浩大,又写感情之浓烈。“八月槎”两句,是说在这雁阵声中,乘着归乡之舟的邮差,正顺水行舟,载着乡愁飘向远方的故乡。这一句与上句一样,都是以动衬静,突出了思归之情。

三四句,写梦中相见。从上句看是实有其人,故能“频入梦”。而从下句看,则又是虚中有实,故“频人梦”。“别后”,就是“别后故人频入梦”,是说离别以后,旧时相识的人常常做梦来相会。“秋来”两句,写秋来燕子已归巢,说明人也在思念着它。这两句是虚中有实,因为燕子不是人,不会做梦,但它们还是飞回了南方的家乡。“相逢”两句也是虚中有实,因为相逢的时候非常高兴,因为这首诗没有受到破坏。

五六句,写梦醒后的心情。“却喜”,是“却喜诗无恙”的倒装,意思是说“诗无恙”才“却喜”。《文选·潘岳<藉田赋>》:“乃命童谣,咏于清庙。……诗成三终,嘉乐竟作。神舞德歌,降福穰穰。”李善注:“‘三终’,谓三终篇也。言童谣所咏之辞,皆嘉美之事。‘神舞德歌’,神人舞歌也。”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明作者在梦中见到故人,感到十分欣慰,因为他的诗没有受到破坏。“醉墨”两句,写醉后挥毫。杜甫曾写过《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衣卷,李白斗酒诗百篇。”这里的“苏”指李白,是杜甫的朋友。“醉墨”两句,意思是说:我挥动着酒后的笔锋,写下了这首充满友情的诗篇。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他挥动手中的秃笔,蘸上了浓黑的墨水,写出了这首诗,并把它送给朋友。他高兴地说:“你一定要喜欢这首诗啊!”“醉墨”两句,既是写诗人写诗时的神态,又是写他赠给朋友的诗句。“黑老鸦”在这里代指他的诗篇。

此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