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村杨柳好藏鸦,春水池塘已吠蛙。
诗外共谁千里月,雨中老却一山花。
蝶将梦去客攲枕,燕寄声来社到家。
数掩断篱春且住,莫随芳草遽天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山中(其一)

溪村杨柳好藏鸦,春水池塘已吠蛙。

注释:在小溪旁的村庄,杨柳树丛里栖息着乌鸦,春天的池塘边蛙声一片。

译文:小溪边的村庄,杨柳树丛里可以听到乌鸦的叫声;春天的池塘边,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

赏析:此诗句描绘了春天乡村的自然景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杨柳树丛里的乌鸦和池塘边的蛙声,都是这个季节特有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诗外共谁千里月,雨中老却一山花。

注释:窗外的月光洒向远方,雨中的山花也渐渐凋零。

译文:窗外明亮的月光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而雨中的山花也在悄然老去。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月光”和“雨中山花”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月光明亮而遥远,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而雨中的花朵凋谢,则暗示了现实的无奈和生命的短暂。

蝶将梦去客攲枕,燕寄声来社到家。

注释:蝴蝶飞过梦中的世界,客人倚靠在枕头上;燕子传来消息,人们已经回到家乡。

译文:梦中的蝴蝶翩翩飞舞,如同在告诉客人们一个遥远的世界;燕子的声音传递着归家的消息,让人们感到亲切和温暖。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蝴蝶”和“燕子”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蝴蝶代表着自由和梦想,燕子则是家乡的象征。诗人用它们来比喻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数掩断篱春且住,莫随芳草遽天涯。

注释:不要匆匆踏过这断裂的篱笆,春天就在这里停留;不要让芳草随风飘向天涯海角。

译文:不要匆忙穿过这断落的篱笆,让春天在你身边停留;不要任凭芳草被风吹散,消失在天涯海角。

赏析:这两句诗寓意深远,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诗人用“断篱”、“芳草”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瞬间易逝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