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插斜枝垫角巾,诗狂又有老精神。
黄昏酒醒欲归去,月出山来唤住人。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梅花盛开时节,饮酒赏花的情状。前两句“自插斜枝垫角巾”,以梅花喻人,借梅花的品格来比喻自己。“自插”二字,表明了诗人不随世俗、孤高傲世的态度;“插”字则表现了梅花枝干斜逸,亭亭玉立的姿态,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潇洒不羁的性格。“垫角巾”,用典,典出晋朝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因不堪忍受官场腐败,弃官归隐田园,过着隐居生活。他的生活虽然贫困清苦,但他却怡然自得。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说明诗人虽已退隐林泉,但精神上并未得到解脱,依然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着一种高尚的人格和淡泊的情怀。“诗狂又有老精神”,是说自己虽然已经年迈体衰,但仍然保持一种豪放不羁的诗性精神。这两句是说作者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豪放不羁的诗性精神。“黄昏酒醒欲归去”,写诗人饮酒之后,天将黄昏时分才醒来,感到有些困倦,准备离开。“黄昏酒醒”,是说诗人饮酒后,天将黄昏时才醒来。“欲归去”,表明了诗人要回家休息,结束一天的饮酒作诗活动。“月出山来唤住人”,写诗人在月光的照耀下,被山上的月亮吸引住了,不愿离去。“月出山来”,是说月亮从山中出来,月光照射着山岭,把山峰照得很亮。“唤住人”,是说月亮把诗人招引过来,使他驻足欣赏。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欣赏美景之后,感到心旷神怡,不愿离去。“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恨歌送阳十一首》),诗人陶醉于眼前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不忍离去。这两句是说山光明媚,使得鸟儿欢欣跳跃,水光荡漾,使人心胸开阔。诗人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中,流连忘返,不想离去。
【答案】
自插斜枝垫角巾,诗狂又有老精神。
黄昏酒醒欲归去,月出山来唤住人。
潭影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