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枌榆社,坎坎桑竹野。
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
侯家按新声,视此宁勿赭。
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

注释:

社日,指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古人在这天祭土地神。

冬鼕(dōng):形容鼓声沉闷。

枌榆(fēnyú):榆树。枌即榆,榆树的别名。

坎坎(kǎnkǎn):形容击打乐器的声音沉重。桑竹野:桑树和竹林丛中,泛指田野。

初非有均度:并非有意要模仿《诗经》中的雅乐。

意欲薄豳雅:《诗经·大雅·荡》,是周文王所作,是周初的雅颂之音,意在讽喻,故称“豳雅”。薄,轻视。

侯家按新声:侯姓人家,按照新的曲调演奏。

视此宁勿赭:难道我们就不能像他们那样,以这种音乐作为娱乐吗?赭,古代一种颜色。

且从群儿嬉:暂且随着孩子们一起玩耍。

吾耒已可把:我的农具可以拿着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社日时所作,通过描写社日的雨声和乡村景象,抒发了他对于音乐的喜好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首句”鼕鼕枌榆社,坎坎桑竹野”,诗人以鼓声和击打乐器的声音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热闹的乡村景象。枌榆、桑竹,都是乡村常见的植物,它们的声响构成了这首社日诗的背景。

颔联”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 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雅乐的不满,他认为那些过于庄重的音乐并不适合民间的欢乐气氛。这一句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希望保持自己的个性,又不得不遵循传统的规范。

颈联”侯家按新声,视此宁勿赭”,诗人以侯家为例,表示他们按照新的曲调演奏,而自己并不打算模仿他们,甚至认为这样的音乐并不能带来欢乐。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真正的音乐应该贴近生活,贴近人心。

尾联”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诗人以农事活动结束全诗,表示他已经放下了心中的烦恼,拿起了农具,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这一句不仅结束了全诗,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社日雨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