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渤海龚,一语锄犷俗。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
归来乎山中,无腼尔面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渤海龚氏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去郡三思 - 离开官府后,我深思熟虑。
我思渤海龚,一语锄犷俗。 - 我怀念渤海人龚氏,他用一句话就改变了粗野的社会风气。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 - 最终使得农田之间,刀剑变得像小牛一样温顺。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 - 樵夫们也是人,他们不受束缚。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 - 时常拿着棍棒,谁愿意继续前辈的做法呢?
归来乎山中,无腼尔面目。 - 回到深山中去,不要害羞地隐藏你的面孔。
注释:
- 渤海龚:指东汉时期的渤海太守龚遂,他是一位以廉洁奉公、为民请命而著称的人物。
- 锄犷俗:改变粗野的社会风气。
- 陇亩间:指田野间,也泛指乡野。
- 刀剑化牛犊:比喻社会风气逐渐变得温和,不再像过去那样粗暴。
- 樵民亦人耳:樵夫也是人,他们的心性没有被束缚。
- 梃刃:棍棒,用来自卫的工具。
- 继往躅(zhú):继承前辈的做法。
- 山中:隐居之地。
- 无腼尔面目:不要羞涩地隐藏你的面孔,意指要勇敢面对现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渤海龚氏的形象,展现了他在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他的言行举止,不仅改变了粗野的社会风气,还让刀剑变得像小牛一样温和,让人们不再受束缚。此外,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民间生活的关注,以及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