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如佳人,会晤良亦难。
畴昔相与娱,误作容易看。
何如费倾结,欲语不可殚。
云间金背蟆,爱惜白玉盘。
宁受妒妇欺,不借俗世观。
坐令四中秋,雨滴梧桐寒。
人情重今夕,吴瓶藓花干。
亦知月不老,终当出林端。
岂无三百钱,醉此素所欢。
举杯吞寒光,流入诗脾肝。
令我书传香,一洗儒生酸。
【解析】
题干要求是“赏析”,注意“赏析”的要求,“赏析”的答题步骤:①指出本诗的中心思想。②简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情感态度。③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句式、修辞、典故等)并说明其作用。④评价诗歌的风格、流派及作者。⑤最后指出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答案】
译文:中秋时节,明月如佳人,相见欢而难,过去一起游玩,误把月亮当作容易看的景物。如今却要花费倾家荡产才能得到,欲言却又不能尽。云间金背蟆,爱惜白玉盘。宁可忍受嫉妒妇人的欺辱,也不愿将月亮看做世俗之人眼中之物。使得这四时中秋,雨滴梧桐寒。人间的人情重于今夕,吴瓶中的花已干。也知道月亮不会老,终当出林端。岂无三百钱,醉此素所欢。举杯吞咽寒光,流入诗脾肝。令我书传香,一洗儒生酸。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中秋赏月怀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首联两句写景,点明题意,即月色皎洁,难以一见。“相逢”“相与”二字,表明两人的关系亲密无间,感情深厚。“佳人”一词暗指月亮,用典巧妙贴切,新颖别致。
颔联“畴昔相与娱,误作容易看。”意思是说从前一起游乐,现在却觉得难以欣赏了。一个“误”字,道出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往日欢乐时光的留恋,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颈联“何如费倾结,欲语不可殚。”“费倾结”指金钱,这里借指交友之费。“欲语不可殚”的意思是想说的太多,却说不出来,表达了作者因思念朋友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尾联“宁受妒妇欺,不借俗世观。”意思是宁愿遭受嫉妒妇人的欺辱,也不将月亮当做世俗之人眼中之物。“宁受”“不借”,都表示坚决的态度。“宁”“不”二字,突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尾联“坐令四中秋,雨滴梧桐寒。”意思是使得这四时中秋,雨滴梧桐寒。这句既写了天气转凉,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人情重今夕,吴瓶藓花干。”意思是知道月亮不会老,终当出林端。”这句既写出了月亮的永恒不变,又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尾联“岂无三百钱,醉此素所欢。”意思是说难道没有三百钱吗?醉在这素日里所喜欢的欢愉之中。这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后文的铺垫,为后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尾联“举杯吞寒光,流入诗脾肝。”意思是举起杯来,喝下寒光,流入诗中,流进我的心肝之中。这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对后文的铺垫,为后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这首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