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房一青竹,阅世不知几。
下视区中人,岁月老分至。
颇闻第二泉,风烟未渠已。
谪堕修茶经,政坐一念起。
谁令哀鸿号,手足痛入髓。
秋江渴到底,安得半帆驶。
大士慈悯故,虑岂不及此。
军持乞馀滴,厥德安敢倍。
愿言出岫心,慰我在原意。
归寻旧时杖,小住五百岁。
答费司法
长房一青竹,阅世不知几。
下视区中人,岁月老分至。
颇闻第二泉,风烟未渠已。
谪堕修茶经,政坐一念起。
谁令哀鸿号,手足痛入髓。
秋江渴到底,安得半帆驶。
大士慈悯故,虑岂不及此。
军持乞馀滴,厥德安敢倍。
愿言出岫心,慰我在原意。
归寻旧时杖,小住五百岁。
注释:
长房: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青竹:指仙山的竹子。这里用“青竹”比喻仙人居住的地方。
阅世:经历世间世事。几:多少。这句意思是说在仙人的居所里生活了多久,经历了多少世事,无法计数。
下视区中人:向下俯瞰人间世界。区中人:这里指的是世俗之人。
岁月老分至:岁月流逝就像季节变换一样自然。老分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寿命也会逐渐减少。这里用“岁月老分至”来形容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颇闻二泉:听说有二泉水流过。二泉:这里指的是两个有名的水井,即“第二泉”。
风烟未渠已:风烟已经消散,而泉水依然存在。渠已:这里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谪堕修茶经:被贬谪到人间来编写《茶经》。谪堕:被贬谪。修茶经:这里是指编写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
政坐一念起:只是由于一时的念头而起(导致被贬谪)。政:只是。
谁令哀鸿号:是谁让鸿雁鸣叫呢?哀鸿:哀伤的鸟叫声,这里指受难的人。号:鸣叫。
手足痛入髓:形容痛苦之深,如同疼痛深入骨髓一样。
秋江渴到底:秋天的江水已经干涸,人们喝不到水。到底:最后、彻底。
安得半帆驶:怎样才能找到一条船可以航行出去。半帆驶:一半的船篷可以张开的小船。
大士:佛教中的菩萨。慈悯:慈悲怜悯。故:原因。
虑岂不及此: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周到。岂:难道。及:涉及。
军持乞馀滴:军队拿着剩余的水求取一点。馀滴:剩下的水滴。
厥德:他的品德。安敢倍:怎么敢辜负他的期望。德:品德、道德。倍:辜负、违背。
愿言出岫心:愿意像云彩飘出山峰一样自由自在地离去。出岫心:离开山头的心。
慰我在原意:安慰自己的内心想法。我:我的想法。原意:本来的意思、初衷。
归寻旧时杖:回到以前经常使用的手杖那里去。归寻:回到寻找。旧时杖:以前的手杖。
小住五百岁:在这里小住(暂住)五百年。小住:短暂停留、暂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费思道士的一首酬答诗。费思道士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道教徒,与李白有过交往。本诗是李白在得知费思被贬谪的消息后所写的一首慰问之作。全诗通过描写山水景色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和关心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特点。诗中的山水景象描绘细腻生动,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