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
东华车马尘,褦襶不自禁。
谁能半日闲,脱身此窥临。
百钱买渔篷,横截南北岑。
追随二三子,未害山水淫。
邂逅十八公,俱作笙鹤吟。
颇闻彼上人,振鬣万马喑。
试诗没字碑,往听无弦琴。
空堂无枯秀,契我回向心。
清凉一味禅,挥玉开烦襟。
笑指亭下泉,杉竹涵幽深。
藓桥于三闸,龙怒飞出林。
奔雷吼春壑,晴雪生午阴。
人间正炎热,去作三日霖。

【赏析】

《避暑冷泉亭》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一首诗。这首诗写诗人于炎热的盛暑,到冷泉亭避暑,看到亭中景色优美而心情舒畅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清凉宜人的画面。

首两句“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炎炎夏日,烈日当空,红光烁烁的景象。诗人将炽热的太阳比作龙鳞甲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夏日的酷暑。接着两句“东华车马尘,褦襶不自禁。”“褦襶”指骄横放肆之意。这里指的是人们因天气酷热,纷纷躲进冷泉亭来避暑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人们争相进入冷泉亭避暑的现象,烘托出了当时酷热的气候特征。

第三四句“谁能半日闲,脱身此窥临。”“窥临”指从高处往下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样酷热难耐的天气里,谁又能有半天时间悠闲自在呢?于是,作者便脱下鞋袜,来到冷泉亭边,从高处向下俯视,欣赏着周围的美景。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诗人自己与人们不同的态度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冷泉亭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冷泉亭周围的景色。其中“百钱买渔篷,横截南北岑”两句最为著名。意思是说:为了观赏风景,我愿意花一百钱买下一张渔船的篷帐,横截住南北两面的山岭。这里诗人巧妙地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冷泉亭比作了渔篷篷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冷泉亭的美丽景色及其带给人们的舒适感受。

随后的几句,诗人又继续描绘了冷泉亭周围的环境。其中“追随二三子,未害山水淫。”这两句话中的“山水淫”是一个新词,意为山水之美让人陶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之中,但却时刻关注着大自然的美景,不愿意沉溺于世俗之中。

最后几句,诗人又将笔触转向了冷泉亭本身。其中“邂逅十八公,俱作笙鹤吟。”这两句话中的“十八公”是一个典故。据说当年孔子曾游历到一座名为十八公的山中,并在那里听到了笙鹤之声。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这座古老山名的美好记忆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冷泉亭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感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非常难得可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