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变阡陌,万世以罪秦。
商君信苛刻,不过民自民。
汉名反秦火,当与三代邻。
今年田欲方,明年田欲均。
宁知古井田,不为赋税湮。
百亩官所予,无甚富与贫。
所为经界者,要使风俗淳。
岂为横江网,竭不遗一鳞。
乃知三代时,官与民为春。
秦民自生生,官不与笑颦。
孰云汉田制,顾不如秦仁。
秦姑寘勿问,汉已掎摭狺。
谁其起邹叟,重与毕战陈。

田制

井田变阡陌,万世以罪秦。

商君信苛刻,不过民自民。

汉名反秦火,当与三代邻。

今年田欲方,明年田欲均。

宁知古井田,不为赋税湮。

百亩官所予,无甚富与贫。

所为经界者,要使风俗淳。

岂为横江网,竭不遗一鳞。

乃知三代时,官与民为春。

秦民自生生,官不与笑颦。

孰云汉田制,顾不如秦仁。

秦姑寘勿问,汉已掎摭狺。

谁其起邹叟,重与毕战陈。

注释:

  1. 井田:古代的土地制度,指土地被划分成许多方形的井字形的小块。阡陌:田间小路或田间小道。万世:指永远。罪秦:指责秦国。
  2. 商君:即商鞅。信:相信,信奉。
  3. 汉名:汉代的名字。反秦火:指反对秦始皇的政策。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4. 今年田:今年的田地。欲方:希望田地整齐划一。
  5. 明年田:明年的田地。欲均:希望田地均匀分配。
  6. 宁知:难道知道吗?古井田:古代的井田制度。
  7. 百亩:百分之一的面积。
  8. 所为:所做的。经界:划定田地的边界。
  9. 要使:务必要使。风俗淳:风俗质朴淳厚。
  10. 岂:哪,表反问。
  11. 横江网:形容捕鱼的人在江河里设置渔网。竭:尽。
  12. 邹叟:指孔子弟子曾参的学生邹人。毕:全部,全部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古代土地制度的论述,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两种不同的土地制度,来表达对古代井田制的怀念以及对现代土地制度的忧虑。
    诗人提到“井田变阡陌,万世以罪秦。”这是对古代井田制的赞美,认为它是古代最理想的土地制度,可以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国家稳定。然后,诗人指出“商君信苛刻,不过民自民。”这是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他认为商鞅的改革虽然严苛,但是确实让老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接着,诗人又提到“汉名反秦火,当与三代邻。”这是对汉朝改革的评价,他认为汉朝的改革虽然严厉,但是确实让老百姓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诗人开始对现代土地制度进行批评,他认为现在的田制已经失去了古代井田制的精髓,导致社会不公平。他批评现在的政府“秦姑寘勿问,汉已掎摭狺。”意思是说现在的政府对秦朝的错误视而不见,但对汉朝的错误却大肆指责。最后,诗人以“谁其起邹叟,重与毕战陈”结束全诗,意思是说谁能像邹人一样站出来,重新制定出一套公平合理的土地制度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