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妍晴春意早,微茫已到闲花草。山翁平生见事迟,未缉牛衣编稻稿。
明日是春那得寒,玄冥不作寻常看。交割与春排当处,万里瑶林列银树。
茅庵有诗人,肺渴方生尘。不知谁何驷六虬兮上天作乐府,落笔殿前如有神。
帝咨汝岳锡圭土,佚以宽闲之野寂寞滨。玉田界天旁无邻,有梅百本为宾亲。
昨夜枝上犹是月,今日枝上浑是雪。春工未必办此奇,纵使巧迟宁速拙。
雪诗不当梅花诗,诗成合报孤山知。老逋醉眠呼不醒,霜竹付与何人吹。
古声久不入俚耳,有诗宁似无诗时。自撼枝头供一嚼,了了此心清净觉。
谓为梅又冷冰冰,道是雪来香莫莫。

【赏析】

此诗为元代诗人杨载所作,描写了梅花在雪中开放的景象。

“一冬妍晴春意早,微茫已到闲花草。”首句写冬末春初,天气晴朗,花儿已经绽放出美丽的姿态。次句描绘出春天的气息,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已经到了闲草丛生的时节。这两句写出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山翁平生见事迟,未缉牛衣编稻稿。”“山翁”是指隐居山林的老者,“牛衣”是古代农民用来御寒的衣服,“编稻稿”则是编织农具。这三句写的是山翁一生看破世事,没有追求世俗名利,而是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里用“未缉牛衣编稻稿”来形容他的简朴生活,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明日是春那得寒,玄冥不作寻常看。”第三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明天就是春天,但是冬天的气息依然存在,不能被轻易地忽略。这两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受和思考。

“交割与春排当处,万里瑶林列银树。”第四句是诗人对春天到来后景色的描述,他将春天比作一位慷慨大方的女子,将自己的一切美好都奉献给了这个季节。这句诗描绘出了一幅春天的画面,万木竞发,银树闪烁,如同仙境一般。

“茅庵有诗人,肺渴方生尘。”第五句是诗人自己的影子,他在茅庵中创作诗歌,而自己的心却被尘埃所污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只能在茅庵中默默地创作,而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不知谁何驷六虬兮上天作乐府,落笔殿前如有神。”第六句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他认为自己的诗作如同神仙一样,能够飞升到九天之外,为人们带来欢乐。这里的“四六虬”指的是四种动物,分别代表四季和五行,而“天上作乐府”则是指诗人的诗才能像神仙一样,给人间带来欢乐。

“帝咨汝岳锡圭土,佚以宽闲之野寂寞滨。”“帝咨汝岳”是皇帝询问你的意思,“岳”在这里指代的是诗人自己的家乡。这里的“佚以宽闲之野”是形容诗人的生活环境宁静而悠闲,而“寂寞滨”则是形容诗人的心境寂寞,无人理解。

“玉田界天旁无邻,有梅百本为宾亲。”第七句是诗人对家乡景色的描绘,他的家乡有一片美丽的田野,四周都是高山大海,而在他的家乡中心位置上,有一片美丽的梅树林,这些梅树就像是他的贵宾一样,受到他的尊重和爱护。

“昨夜枝上犹是月,今日枝上浑是雪。”第八句是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昨天还是明亮的月光,今天就变成了洁白的雪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珍惜和感悟。

“春工未必办此奇,纵使巧迟宁速拙。”第九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春天的工作未必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的景色,即使做得再慢,也不会比做得快的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尽力而为,不要过于计较结果的好坏。

“雪诗不当梅花诗,诗成合报孤山知。老逋醉眠呼不醒,霜竹付与何人吹。”第十句是诗人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的反思和评价,他的诗歌并非专为梅花而作,而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老逋”是指苏轼,“孤山”则是苏州的一个著名景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苏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古声久不入俚耳,有诗宁似无诗时。自撼枝头供一嚼,了了此心清净觉。”第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认识和态度,古人的声音早已不再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但只要有诗意,就值得去创作。这里的“自撼枝头供一嚼”是形容诗人在创作诗歌时,需要不断地自我激励和鞭策,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

第十二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只有不断地创作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诗歌的真谛。这里的“了了此心清净觉”是形容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和清醒的头脑,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净化和提升。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诗人自身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