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江国水如淫,怕见三秋雨作霖。
可念田家妨卒岁,须烦风伯荡层阴。
禾头昨夜忧生耳,木德何时却守心。
兀坐书窗诗作祟,寒虫呜咽伴愁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十年江国水如淫,怕见三秋雨作霖
  • “江国”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域。
  • “水如淫”形容水流泛滥、无法控制。
  • “三秋”通常指秋季,这里可能是指连续三个季节。
  • 整句表达了对持续不断的洪水之苦的担忧和恐惧。
  1. 可念田家妨卒岁
  • “田家”指的是农民。
  • “妨卒岁”意味着妨碍一年的收成。
  • 此句表达了对农民因洪水而遭受损失的同情和关心。
  1. 须烦风伯荡层阴
  • “风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是掌管风的神祇。
  • “荡层阴”表示驱散沉重的云层。
  • 整句意味着需要借助风神的力量来驱散厚重的云层,减轻或停止降雨。
  1. 禾头昨夜忧生耳
  • “禾头”指的是稻谷的顶部。
  • “忧生耳”意味着担心稻谷受损。
  • 这句话描述了昨晚的一场雨导致稻谷受损的情况。
  1. 木德何时却守心
  • “木德”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树木,因为木能代表生长。
  • “守心”表示保持内心的平静或稳定。
  • 这句诗表达了对天气变化后能否恢复平静的期待。
  1. 兀坐书窗诗作祟,寒虫呜咽伴愁吟
  • “兀坐”形容一个人孤独地坐着。
  • “书窗”指的是坐在书桌前读书的地方。
  • “诗作祟”意味着书中的内容让人感到不快或困扰。
  • “寒虫呜咽”形容蟋蟀等昆虫在夜晚发出的声音。
  • 整句表达了由于连绵不断的雨水和天气变化带来的不悦和忧愁,以及通过书籍寻找慰藉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连绵大雨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场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农民和普通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自然现象变化的忧虑。诗中使用了“水如淫”、“三秋雨作霖”、“田家妨卒岁”、“须烦风伯荡层阴”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禾头昨夜忧生耳”、“木德何时却守心”等部分,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间疾苦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