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连洞庭野,欲去不可极。
潜窥目先旋,纵走膝无力。
邅回步西径,突兀出峭壁。
枞风高枝樛,藤蔓青阴幂。
芳草何芊绵,丹花亦狼籍。
踌躇古亭上,頫仰幽涧碧。
丁当下流水,磊磈欲落石。
虽云培塿高,气与嵩华敌。
其南有空穴,澹瀩殷幽黑。
阴风互吞吐,冷气森喷逼。
蛟龙久伏藏,金玉閟简册。
灵踪信茫昧,幻怪纷惨戚。
将无神物守,欲与世壤隔。
平生丘壑念,蚤岁泉石癖。
岂不思三山,所恨无六翮。
乐哉兹辰游,逸兴潜有激。
仙翁在何许,绿发尚如昔。
仿佛笙箫声,徘徊鸾鹤翼。
俗缘磨不尽,梦境坐形役。
何阶筑衡茅,幽讨穷日夕。
风云西北起,天地忽改色。
仓皇促归旆,造物岂戏剧。
良游易乖悟,真赏难再得。
寄语山中人,重来傥相识。
【注释】1.张公洞:在洞庭湖西岸。2.欲去不可极:形容山高而险,不可攀援。3.潜窥目先旋:指从高处往下看,眼睛就转动。4.纵走膝无力:形容山路崎岖,行走困难。5.邅回步西径:形容山路曲折,难以行走。6.突兀出峭壁:形容山势陡峭,突兀而起。7.枞风高枝樛:形容树木的枝干向上弯曲。8.藤蔓青阴幂:形容树木茂盛,枝叶交错,形成一片青绿的阴影。9.芳草何芊绵:形容草木繁茂,连绵不断。10.丹花亦狼籍:形容花的颜色鲜艳,犹如狼藉一般。11.踌躇古亭上:形容站在古代亭子上,感慨万千。12.頫仰幽涧碧:形容站在山涧边,俯瞰四周景色。13.丁当下流水:形容水声轰鸣,如同敲击着石头一般。14.磊磈欲落石:形容石头众多,堆积如山。15.虽云培塿高:虽然这些地方都是低矮的土堆,但气势磅礴,令人敬畏。16.气与嵩华敌:形容山峰高大威猛,直逼天空。17.其南有空穴:形容山南山中有洞穴可以进入。18.澹瀩殷幽黑:形容山中的洞穴深邃幽暗。19.阴风互吞吐:形容山中空气湿润,夹杂着冷风。20.蛟龙久伏藏:形容山中有凶猛的动物长期潜伏。21.金玉閟简册:形容山中有珍贵文物被隐藏起来。
赏析:这首诗以“张公洞”为题,描述了诗人游览张公洞时所见所感。诗歌描绘了张公洞的壮丽景观、奇特地貌以及丰富的生物种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人以宏大的笔触描绘了张公洞的壮丽景色。他通过对比来展现张公洞的宏伟与险峻,将山比作巨人,强调了其巍峨与威严。这种比喻手法使得读者更加感受到张公洞的壮丽与壮观。
诗人详细地描述了张公洞内的景象。他提到了山中的各种生物,包括树木、花草、动物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这种详细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和可读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感受。
诗人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通过描绘山中的空气、阳光和声音等元素,传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尊重。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共鸣性,使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这首诗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了张公洞的壮丽景观,并通过详细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歌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染力和共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