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金门气郁葱,人间万里总祥风。
再登况遇三登盛,独乐何如众乐同。
行有玉觞陪迩列,岂无金鉴洞遗忠。
天恩年寿何分别,尽在簪花舞蹈中。
【注释】
晓日:清晨的阳光金门:古关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唐时在此设天门关,因以“金门”名之。气郁葱:形容朝气蓬勃,生气勃勃。
再登:重登,指多次被任用。况遇:有幸遇到。三登:三次被任用。
独乐何如众乐同:独自享乐不如与众人共享欢乐。独乐,指个人享受;众乐,指大家共同享受。
玉觞:美酒,这里泛指酒杯。迩列:近臣。
金鉴:金镜,这里指镜子。洞遗忠:洞察他人之忠心。
天恩:皇帝的恩典。年寿:寿命。何分别:有何区别。簪花舞蹈中:指朝廷宴饮歌舞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金代为官时的诗作。诗人在《送李允则赴调》一诗中曾提到:“天基节当筵致语口号”,可知此诗应写于天基节宴会上。天基节,又称为天圣节、天圣诞等,是宋真宗赵恒为祈天佑民而设立的节日,每年九月五日举行。
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议论,结构严谨,层次井然。
首联两句,描绘了一个景象,清晨,朝阳升起,光芒四射,照得大地一片光明。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诗人以“晓日金门气郁葱”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了天基节那天早晨的景象。接着,诗人又以“人间万里总祥风”来衬托这一景象的美好,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定、百姓安乐的期盼。
颔联两句,诗人由景入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再次强调了“再登况遇三登盛”,即他三次被朝廷重用,这既是对他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朝廷的赞扬。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自满,而是想到了“独乐何如众乐同”,他认为一个人的快乐与他人的快乐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应该与众人共享欢乐。
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即使自己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也不应该沾沾自喜,更不能居功自傲。相反,他应该像镜子一样,洞察他人的忠诚,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尾联两句,诗人以“行有玉觞陪迩列”收束全诗,指出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仍然受到皇帝的宠信和尊重,可以陪伴近臣一起饮酒作乐。最后一句“岂无金鉴洞遗忠”,则表明自己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官员,但却能够洞察他人的忠诚之心。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祝愿,又有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远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