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裹空身无庇叶,风前妙质忽飞尘。
一襦不著中寒去,莫是陈三辈行人。
【注释】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他的《梅花百咏》是一首组诗,共一百首,每首五绝,每首诗都以梅花为题,描写了梅花的风韵,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裹:包。
妙质:指梅花的清香、美丽、高洁的品性。
一襦:古代的一种上衣。这里代指冬天穿在身上的衣物。
陈三辈:指陈三郎,刘克庄之弟,曾三次中进士,故称。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的是在寒冬腊月里独自赏梅的情景。
“雪裹空身无庇叶”,意思是说雪花把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没有一点遮挡。“无庇叶”中的“无”字,用得十分巧妙,不仅写出了雪花覆盖全身的情景,而且突出了诗人被冰雪冻僵的体态。
“一襦不著中寒去”,意思是说因为全身都被雪覆盖,所以无法脱下衣服御寒。这里的“中寒”一词,既写出了他身体寒冷的状态,又表明他此时已经冻僵了。
“莫是陈三辈行人”,意思是说难道就是陈三郎这样多次中进士的人吗?这里的“三辈行人”一词,既表现出了诗人对于陈三郎的羡慕之情,又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语言简练、生动,通过描绘自己被冰雪冻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关注之情。同时,通过对陈三郎的羡慕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