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空习气尚馀狂,岂不怀思拾众芳。
花里素王真足贵,橘中皓叟更无香。
【注释】
- 和:指和刘后村的《梅花百咏》。刘克庄(1224-1293),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
- 扫空:扫除,除去。习气:旧时诗文中的陈腐、平庸的格调。
- 素王:古代对孔子的尊称,此指梅花。
- 素王真足贵:意思是说梅花的高贵,是不需要借助于任何修饰的。
- 橘中皓叟:《列子》中说:“楚人有卖其熊者,得金质而大如釜,其邻家有难,因以其去。”橘中之人,即用熊皮制衣之老者,此处借指老梅树。皓:白色,这里指白色的梅花。
- 更无香:指梅花的香味。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画上题了一首五言绝句,抒发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扫空习气尚余狂”,首句点明所画对象为梅花。“扫空”意为扫除,扫除掉那些陈旧的俗套,表现出诗人不随俗的品格;“习气”即旧俗,这里指那些陈腐的格调;“尚余狂”意谓尽管扫除了习气,但仍然保留着豪放的情怀。这一句表明诗人虽然摒弃了世俗的庸俗格调,却并未失去自己的豪放性格。
“岂不怀思拾众芳”,第二句写诗人面对画中梅花,心中涌起的怀念之情。“拾众芳”,意为采摘众芳,比喻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之情。这句表明诗人看到梅花,心中自然产生怀念之情,想要去采摘众芳。
“花里素王真足贵”三句,第三句进一步强调梅花的高贵。“素王”是对孔子的尊称,此指梅花。因为梅花的香气纯正,所以用“素王”来比喻梅花。“真足贵”意为确实值得珍惜。这句表明诗人认为梅花的香气是纯正、高雅的,因此它确实是值得珍惜的。
“橘中皓叟更无香”,第四句以橘中之老梅与画中的梅花作对比。“橘中皓叟”指画中老梅树上的老翁,因为橘皮呈黄色,所以用“皓叟”来形容老梅树上的老翁。这里暗指梅花虽不及老梅的香气浓郁,但却有独特的风姿。这句表明诗人认为虽然画中的老梅香气不如梅花,但梅花也有其独特之处。
这首诗通过描绘画中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随俗、保持个性的品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