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昔罗浮山下居,肌肤玉雪缟衣裾。
冷斋不到朝云死,独与松风伴大苏。
【注释】
罗浮山:在今广东增城县西北,为粤中名山。
肌肤玉雪缟衣裾:“缟衣裾”是说衣服白得发亮。
朝云:指梅花,因梅花常开于暮春,故称“朝云”。
大苏:苏轼的号。
【赏析】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此诗写梅,以梅花喻人,通过赞美梅花,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高洁自守的情怀。全诗用词精当,意蕴丰富,堪称咏梅佳作。
首句写梅花生长之地。梅花产于南方,尤以南疆岭南地区为主。岭南气候温暖,四季如春,花木葱茏。梅花虽生于寒地,却能傲霜斗雪,盛开不衰。因此,梅花又被称为“南枝”。诗人把梅花比作岭南的“罗浮山”,这既突出了梅花的“南枝”特色,同时又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方。“肌肤”二句是说梅花的形态和色泽。梅花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色鲜艳,如同人的肌肤一般洁白;梅树的枝叶繁茂苍翠,犹如白色的衣裳,而那白色的衣襟上缀着金黄色的花蕊,更显得色彩明丽。“缟衣裾”是古人对白色衣服的美称,“缟衣裾”三字用来形容梅花,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文采。
第二句写梅花不畏严寒。梅花虽然生长在寒风凛冽的冬季,但它并不畏惧严寒,仍然顽强地开放着,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冷斋”两句是说梅花独自开放在清冷的屋子里,没有与百花争艳的机会。“朝云”是梅花的别名,这里借指梅花。“独与松风伴大苏”是说梅花与松树相伴,仿佛陪伴着诗人苏轼一样。这里的“大苏”是指苏轼的号“东坡”。“松风”二句是说梅花虽然独自开放在寒冷的环境中,但却有松树陪伴着它,仿佛陪伴着诗人苏轼一样。这里的“松风”指的是松林的风声,它给梅花带来了阵阵清凉的气息。“大苏”指的是诗人苏轼的号“东坡”,“独与松风伴大苏”是说梅花虽然独自开放在寒冷的环境中,但却有松树陪伴着它,仿佛陪伴着诗人苏轼一样。这里的“松风”指的是松林的风声,它给梅花带来了阵阵清凉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