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烛亲封锦字书,拟凭归雁寄天隅。
经年未报干秦策,不识如今舌在无。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剔烛亲封锦字书” - 这一句描述了作者在夜晚用烛光仔细书写信件的场景。“剔烛”指的是使用烛火照明,而“亲封”则强调了写信的亲自性和认真性。这里的“锦字书”可能指的是精美的书信,或者是书信的内容充满了华丽的辞藻和情感。

  2. “拟凭归雁寄天隅” - “拟”在这里表示打算或计划的意思,“归雁”指的是返回北方的候鸟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的亲人。这里的“寄天隅”意味着将信件通过大雁传递到遥远的家乡,寄托着对远方家人的思念。

  3. “经年未报干秦策” - 这一句表达了一种遗憾或失落的情感,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得到回应或未能实现某个愿望。“干秦策”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计策或计谋,而这里可能是指自己曾经制定过的策略或计划。

  4. “不识如今舌在无” -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回顾,可能是在思考自己的言语是否仍然有效或者有价值。“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认识或理解,“舌”在这里可以指代言辞或言论。整句话的意思是在问自己现在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译文:

我夜深人静时亲手写一封精致的书信给远方的亲人,打算让飞回家乡的大雁帮我把它送到遥远的边疆。我已经等待了一年,但没有收到回信,不知道现在我的那些话语是否还像以前那样有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元素(如烛光、飞雁)和比喻(如书信、策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同时,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也体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