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卧南阳久,天回北斗高。
庙堂更政化,岩谷起英髦。
正色朝端肃,华巅国务劳。
西州忽移翣,风木动悲号。

【注释】:

  1. 司马温公挽诗五首:指宋代司马光写的《挽词》。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曾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极大。司马光的诗词多写政治、历史方面的内容,语言简练,感情沉郁。本首诗就是他所写的挽词。
  2. 龙卧南阳:意谓司马光如龙卧在南阳,久处闲散之职。
  3. 天回北斗高:北斗星高悬天际,象征光明正大、清正廉洁。
  4. 庙堂更政化:庙堂指朝廷,更政化即改变朝政。此句是说司马光在朝中担任重职,参与政事,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5. 岩谷起英髦:岩谷指偏僻幽深之处,英髦指杰出人物。此句是说司马光在偏僻幽深的地方崭露头角,成为一代英才。
  6. 正色朝端肃:正色指庄重的神色,朝端指朝廷。此句是说司马光在朝廷中为人端正严肃,品行高洁。
  7. 华巅国务劳:华巅指高位,国务指国家大事。此句是说司马光为国家大事操劳忙碌。
  8. 西州忽移翣(zhài):西州指洛阳,洛阳古称西州,此处借指司马光。移翣指去世,翣是古代丧车上的一种装饰物,用来遮羞,比喻丧车。此句是说司马光突然去世,使人们悲痛不已。
  9. 风木动悲号:风木是树木枯萎的象征,此句是说司马光去世后,人们为他感到悲伤,发出悲号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挽词。全诗通过对司马光一生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离世的哀悼之情。
    首句“龙卧南阳久”,描绘了司马光在南阳隐居的生活。这里的“龙”象征着司马光的才气和地位,“卧”则表示他在官场上的低调和谦逊。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他才能的认可和对他的隐退生活的惋惜。
    接着两句“天回北斗高”,“庙堂更政化”,分别描绘了司马光在政治上的成就和他对国家的贡献。这里,“天回北斗高”意味着天空的北斗星高悬,象征着光明正大、清正廉洁的品质;“庙堂更政化”则表示司马光在朝廷中担任重职,参与政事,为国为民做出贡献。这两句诗赞美了司马光的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质。
    然后是“岩谷起英髦”,“正色朝端肃”,“华巅国务劳”。这三句诗分别描绘了司马光在偏僻幽深之处崭露头角,成为一代英才;在朝廷中为人端正严肃,品行高洁;为国家大事操劳忙碌的形象。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人们对司马光的崇敬之情。
    最后两句“西州忽移翣,风木动悲号”,则是对司马光去世的哀悼。“西州忽移翣”指的是洛阳的西州,这里是借用来表示司马光的去世;“风木动悲号”则是指人们在哀悼司马光的同时,发出了悲伤的哭泣声。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司马光的一生和他的伟大贡献。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离世的哀悼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