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历光黄岭百寻,悲伤仆马在岖嵚。
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深。
恐转春风成猛雨,喜逢寒色阁轻阴。
荒陂杳杳无人语,坐拥华貂只苦吟。
【诗句释义】
淮西道中:在淮西的途中。
曾历光黄岭百寻:曾经经过光州、黄州之间的山岭,那路有一百里长。
悲伤仆马在岖嵚:骑着马匹,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
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深:回想以前走山路的艰难困苦,今天走的路已经没有当初那么艰险了。
恐转春风成猛雨:担心突然刮起春风吹来变成大雨。
喜逢寒色阁轻阴:庆幸遇到天气阴沉凉爽。
荒陂杳杳无人语,坐拥华貂只苦吟:荒郊野地里一片寂静,只有我一人坐在车上苦苦地吟咏。
【译文】
曾经走过光州、黄州之间的山岭,那路有一百里长,行走其中感到痛苦。
回想以前走山路时的艰难困苦,今天走的路已无当初那样艰险。
担心春天突然吹起大风变成暴雨,庆幸遇到天气阴沉凉爽。
荒郊野外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我独自坐在马车上吟咏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贬谪期间所作。诗人在旅途中,饱览了祖国山河,对朝廷的腐败和自己的不幸命运感到愤慨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淮西道中》。
首句“曾历光黄岭百寻”,写诗人在贬谪途中所经历的地方。诗人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自己所走道路之漫长,从而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颔联“悲伤仆马在岖嵚”,写诗人在长途跋涉中的心情。“仆马”指随从的马匹。“岖嵚”是崎岖不平的意思。这一句是说,在漫长的路途中,他骑着马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心中充满了悲伤。颈联“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深”,写诗人对过去艰难生活的回顾。“却思”是回想着的意思。“车辙深”比喻当时政治上的黑暗。“却思”说明诗人是在回忆往昔,而“未比今朝车辙深”说明与现在相比,以前的黑暗程度要深得多。这里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进行了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尾联“恐转春风成猛雨,喜逢寒色阁轻阴”,写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恐转”是恐怕的意思,“喜逢”是高兴地遇上的意思,“寒色”指冷色调的颜色,“轻阴”指轻薄的云层。这里诗人通过描写天气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状况的感受。最后两句“荒陂杳杳无人语,坐拥华貂只苦吟”,写诗人在孤独寂寞中的苦闷心情。“荒陂”是荒废的山坡,“杳杳”是模糊不清的意思。“人语”指人们交谈的声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荒凉的山坡上,听不到人们交谈的声音,只能孤零零地坐着吟咏诗篇。整首诗通过对旅途风光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在贬谪期间的抑郁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