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鮿生与俗同,何尝孤讦慕龙逢。
邑佳不及陶彭泽,官小差肩邴曼容。
故国安栖无一瓦,高堂失养感千钟。
贤豪见顾何恢廓,自写新诗慰病慵。

【注释】

  1. 鲁国鮿生:指作者,鲁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鮿生即鲁国人。2. 孤讦:指不苟合世俗、刚直不阿。
  2. 陶彭泽:东晋陶潜(字渊明)曾任彭泽县令,故称陶彭泽4. 邴曼容:汉代邴吉任广饶太守时,曾为贫困百姓修建房屋,百姓感激不尽,以美酒相送,他婉谢说“邴君自有俸禄”,所以后人称其为邴曼容。5. 安栖:安居。6. 高堂:指高大的房屋。7. 贤豪:有才能的人,此处指友人。8. 恢廓:气量大,胸怀宽广。9. 新诗:新作的诗歌。10. 病慵:生病懒散。
    【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诗。杨公济是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与苏轼友善,他的为人正直,才华出众,为人处世也颇有大家风范。《次韵和杨公济见赠三首》就是写于他和苏轼友情深厚,互相酬答之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杨公济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敬意和思念之意。
    诗的前两句是第一层。首句点出自己与杨公济一样都是鲁国人;次句表明自己从不学那些趋炎附势、争权夺利之人,如传说中的龙逢那样敢于直言劝谏,敢于同恶人抗争;第三句说自己不如陶渊明那样清高,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他辞官归隐后,百姓感念他的恩德,纷纷送来美酒,他却婉言谢绝,并表示自己的官职虽小,但能为百姓造福却很满足。第四句说自己所居之地并不简陋,而高堂之屋却空无一物,由此想到自己不能为百姓造福,内心十分悲痛。第五句说由于年岁已高而身体有病,因此常常无所事事。整首诗通过五句话,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的中间两联是第二层。前一句用典来赞扬杨公济,说他像邴吉一样,虽然官职不大,但却深受百姓的爱戴。后一句说因为自己身体不好,没有能力为百姓造福。后半句又用典来表达自己的无奈,说即使有才能,但因为身体不好而无法发挥。
    诗的最后一联是第三层。前一句用典故来赞扬杨公济,说他的心胸广阔,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后一句说自己虽然不能为百姓造福,但也会自勉自励,不断努力,写出自己的新作诗歌来慰劳生病的自己。
    全诗通过五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杨公济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赞美杨公济的人品和才能,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勉自励,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