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扬州只隔淮,龙舟彩舸映天来。
春风咫尺伊川路,不放君王殿脚回。

【注释】

杳杳:遥远。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古为州郡,因地有江、淮二水,故名。只隔淮:只隔一条淮河。龙舟:古代传说中用船载着人上天的神舟,这里比喻隋炀帝的龙舟。彩舸:彩色装饰的大船。映天来:映照天上。春风:春天的微风。咫尺:十分接近的样子。伊川路:指伊水(即洛水)一带的道路。不放君王殿脚回:不让隋炀帝的龙舟靠近隋朝的宫殿。

【赏析】

此诗是讽刺隋炀帝穷奢极欲,劳民伤财,终致亡国之鉴。《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江都宫临幸江都后,“发丁男百余万筑西苑,又引汴河作永济渠,引流注之江都城”。《隋书·五行志》云:“江都大惧,以问王世充,世充曰:‘陛下不忧,臣当自安。’世充乃潜遣人上变言,隋主不之信。”

诗一开头说,扬州虽远,但隔着一条淮河,而隋炀帝的龙舟却已从天而降,把扬州也照亮了。这一句暗喻隋炀帝骄纵恣肆,目空一切。下面写春风吹拂伊川路,吹得隋炀帝的龙舟不敢向洛阳的宫殿逼近,不敢停留片刻。这一联进一步点明,隋炀帝虽然奢侈至极,但却不能任意妄为了,因为人民的力量太大,他无法摆脱人民的制约。

这首诗通过描写隋炀帝的奢侈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隋炀帝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