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风。
脱险鼋鼍畔,问津桑柘中。
俯窥清夺魄,回望渺吞空。
委注虽天力,经纶是禹功。
萦纡数州接,浩荡百源通。
世久无昏垫,川今有会同。
冷烟犹漠漠,暖渌己融融。
暂得观形胜,翛然慰转蓬。
注释:
扁舟次淮浦:扁舟停泊在淮河岸边。
利涉得春风:顺利渡过春天的淮河。
脱险鼋鼍畔,问津桑柘中:从危险的水域逃脱后,询问渡口的渡船是否愿意过河。
俯窥清夺魄:俯身观察清澈的河水令人心醉。
回望渺吞空:回首望去,江面显得那么宽广。渺茫无边,好像连天空都要被吞噬。
委注虽天力,经纶是禹功:虽然水流的力量来自自然,但治理洪水却是伟大的功绩。
萦纡数州接,浩荡百源通:曲折蜿蜒地连接着几州的土地,宽阔而深远的河流连通了无数条支流。
世久无昏垫,川今有会同:长久以来,这里没有洪水灾害,如今却能够共同抵御洪水的侵袭。
冷烟犹漠漠,暖渌己融融:烟雾弥漫,寒气逼人;温暖的绿水已经变得温暖而湿润。
暂得观形胜,翛然慰转蓬:暂时得以欣赏这里的山水景色,心中得到了安慰。转蓬随风飘荡,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河上乘船经过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淮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首句“扁舟次淮浦”交代了诗人乘坐的船停在淮河岸边的场景。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自己在船上所见的美景,包括春天的风、江面的清水、远处的山峦等。这些景物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船上的感受。他俯视清澈的流水,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这种感受使他不禁回忆起自己的过往,以及那些与生命相关的经历和感悟。
最后两句“委注虽天力,经纶是禹功”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尽管水流的力量来自于自然界的规律,但治理洪水却需要人类的智慧和努力。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又表达了他对人类智慧和能力的认可和肯定。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