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不归吴,鲁连东泛海。
当其纵目时,长有青山在。
我今囚一官,宅舍不容改。
尘嚣日侵陵,视听乏爽垲。
天机能几何,与物相菹醢。
当求景物净,以涤身心浼。
县南山不远,溪口石可采。
叠累亦成形,依稀聊自绐。
寒馀洞泉脉,绿带天边蔼。
翠壁渐孱颜,奇峰何𡾊嵬。
乔林相隐映,亭院生光彩。
笑揖浮丘翁,霓旌如可待。
区区浃时力,直欲凌真宰。
稍全仁者乐,未恤儿辈骇。
又动江南思,匡庐田已买。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因官而思乡的心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西堂假山 - 西堂: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居所,假山:指用石头堆砌成的山形装饰品。这两句可能是描述居所中的假山,但诗中并未明确表达出具体的情感。

范蠡不归吴,鲁连东泛海 - 范蠡: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鲁连: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纵横家,据说他曾在海上与敌国交战,并成功逃脱。这两句可能是借用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暗示自己的志向和行为。

当其纵目时,长有青山在 - 纵目:放眼远望,形容视野开阔。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青山。这里的“长有”可能是指无论何时何地,总有青山相伴。

我今囚一官,宅舍不容改 - 囚:囚禁,比喻被束缚。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仍心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宅舍:住宅,指自己的住所。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自己虽然身在官场,但仍然希望能有自己的住所,不受束缚。

尘嚣日侵陵,视听乏爽垲 - 尘嚣:尘土和噪音。爽垲:指清静的地方。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自己身处官场,每天都被尘嚣所包围,导致视听受到影响,无法享受清净的生活。

天机能几何,与物相菹醢 - 菹醢:古代一种将食物切碎后用酱汁拌制的菜肴,常用来比喻被杀死或消灭。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官场中的种种不公和斗争无力感,认为一切都只是徒劳。

当求景物净,以涤身心浼 - 当:应当,要求。景物:自然景色,引申为一切事物。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自己想要追求一种清净的环境,以此来洗涤心灵上的污垢。

县南山不远,溪口石可采 - 县:通“悬”,悬挂。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自己居住的地方附近有一座山,山脚下的溪流旁有一块可以用来雕刻的石头。

叠累亦成形,依稀聊自绐 - 叠累:叠加,堆积。成形:形成形状。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用石头叠起后形成了某种形状,但这种形状并不明显,只是一种模糊的印象。

寒馀洞泉脉,绿带天边蔼 - 寒馀:寒气过后。洞泉:洞穴中的泉水。绿带:绿色带状物,此处可能是指山间的绿色植被。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山间洞穴的泉水在寒冷过后变得更加清晰,周围也充满了绿色的植物。

翠壁渐孱颜,奇峰何𡾊嵬 - 翠壁:青绿色的山壁。孱颜:消瘦的样子。奇峰:奇特的山峰。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山壁上青绿色的植被逐渐变得消瘦,而那些奇特的山峰依然巍峨挺拔。

乔林相隐映,亭院生光彩 - 乔林:高大的树林。隐映:互相掩映。亭院:指庭院。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庭院里高大的树林互相掩映,使得整个庭院都显得生机勃勃。

笑揖浮丘翁,霓旌如可待 - 笑揖:笑着拱手作揖。浮丘翁:传说中的仙人名,此处指代诗人自己。霓旌:彩虹般的旗帜,此处可能是指天上的神仙之旗。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想要与这些仙人相见的愿望。

区区浃时力,直欲凌真宰 - 区区:微不足道,这里指有限的时间和力量。真宰:神话传说中的天神或神灵。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认为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仍然希望能够超越那些强大的神灵。

稍全仁者乐,未恤儿辈骇 - 稍全:稍微能够做到。仁者:有仁德之人。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希望有仁德之人能够理解他的处境,不要因为他的行为而感到惊讶。

又动江南思,匡庐田已买 - 又动:再次激发。匡庐:庐山的别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面。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因为某种原因再次激起了对江南(即庐山)的思念之情,并且已经在那里购买田地建房。

赏析与注释: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诗人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青山”、“奇峰”、“翠壁”等,通过这些形象来传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一丝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