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缆古城阴,系舟绿榆影。
浩荡观浊流,咫尺有甘井。
譬如坐汤镬,傍观冰玉冷。
望之首不回,清泉逐修绠。
馀香入新稻,真味添细茗。
蒸骨为之凉,醉魄一以醒。
昔有少陵翁,卜居在遐境。
美味当百金,修筒接千岭。
我今浑不费,汲取在俄顷。
川路远迢迢,客愁长耿耿。
得此稍忘忧,无殊卧箕颍。
【注释】
解缆:解开船缆,准备出发。汲井:打水取井水,泛指饮水。观:看。浊流:浑浊的流水。咫尺:很近。坐汤镬:坐在大锅里受煮。傍观冰玉冷:比喻清凉。望之首不回:形容景色令人留恋,久久不回。清泉逐修绠(guàn):清澈甘甜的泉水随竹筒流淌。余香入新稻:新稻的香气随着清泉流入。真味添细茗:真正的美味伴随着清泉沏好的茶一起品味。蒸骨为之凉:用这清泉洗浴后,感觉骨骼都凉爽了。醉魄一以醒:用这清泉饮用后,酒气全消。少陵翁:杜甫的别号。卜居在遐境:隐居在遥远的地方。百金:一百斤黄金。修筒:盛满水的竹筒。箕颍:山名,在颖州。箕山颍水是隐士的去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诗人游览汴河时看到的情景。
第一、二句说诗人来到汴河旁,解开缆绳,系上船,然后登上小船,看到绿树成荫的小舟静静地停泊下来。第三、四句说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汴河浩荡,浊水滔滔,而汴河岸边却有一口甘甜可口的好井。第五、六句说诗人觉得这口井比坐在沸水锅里还要舒服些,因为自己能傍着清凉的水边观赏着晶莹透明的冰块,享受着冰凉的感觉。第七、八句说诗人眺望四周,美景令他留恋忘归,久久不忍离去。第九、十句说诗人想喝一口清泉来解渴,但见那泉水随竹筒流淌,又想到这泉水能解除自己的酒瘾,所以感到十分高兴。第十一、十二句说诗人想到杜甫当年隐居在箕山颍水旁,如今自己也能像他这样隐居起来,于是对杜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两句说诗人想到自己如今游历到这么好的地方,也用不着花费什么钱财,只是随便汲取几口水,就足以解渴。第十二句还巧妙地运用了“浑不费”和“汲汲”这两个叠词,既表现了诗人游兴之浓,又突出了汴河之美。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优美,语言简练自然,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