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飒飒边云黄,飞沙曀日天惨苍。
鴐鹅鸣哀雁不翔,七骑正出阴山傍。
山傍阴尘岁无阳,鸟飞堕翼人立僵。
犯寒跨鞍知悍强,以此决战谁能当。
面颜虽在姓莫详,一一胡帽胡衣裳。
马蹄涩缩弓不张,但见旗旆随飞扬。
凤瓶倒酒进其王,俯仰意气骄雪霜。
横斜道路深浅冈,想见射获多麇獐。
时平不复忧边疆,但见楼兰驰骕骦。
仍嗤苦淡无辉光,人生所乐惟故乡。
彭城妙本家世藏,托以轻缣盛锦囊。
持来舒卷临华堂,环视叹诧几发狂。
我生未省到朔方,坐令出塞意慨慷。
攘归可敌千金装,长厚不疑同舍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北风飒飒边云黄,飞沙曀日天惨苍。
- 注释:“飒飒”形容北风声音强烈;“边云”指边塞地区的云;“飞沙”指飞扬的沙尘;“曀(yì)”意为天空昏暗,此处指天色暗淡,因为沙尘遮蔽了阳光。
- 译文:北风猛烈地吹着,边塞的云层呈现出黄褐色,飞扬的沙尘遮蔽了晴朗的天空,使天地一片苍茫。
鴐鹅鸣哀雁不翔,七骑正出阴山傍。
- 注释:“鴐”是一种鸟,叫声悲哀;“哀”形容词,表示悲痛;“七骑”指七名骑兵;“阴山”指北方的高山。
- 译文:悲切的鸟鸣声和不飞翔的大雁,映衬着七名骑兵正在走出阴山的山畔。
山傍阴尘岁无阳,鸟飞堕翼人立僵。
- 注释:“堕翼”比喻鸟儿因受伤或生病而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僵”形容词,表示僵硬。
- 译文:山峰被阴霾笼罩,没有阳光照耀,鸟儿坠落在翅膀上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人们站立着显得非常僵硬。
犯寒跨鞍知悍强,以此决战谁能当。
- 注释:“犯寒”指冒着严寒;“鞍”指马鞍,用来骑马;“悍强”形容勇猛强悍。
- 译文:面对严寒依然跨上马鞍,展现出勇猛强悍的性格,这样在决定胜负时才能胜任。
面颜虽在姓莫详,一一胡帽胡衣裳。
- 注释:“面颜”代指面容或脸庞;“胡帽”指的是胡人的帽子;“胡衣裳”是指胡人的服装。
- 译文:尽管他的脸孔还在,但姓氏不详,穿着的是胡族的帽子和衣服。
马蹄涩缩弓不张,但见旗旆随飞扬。
- 注释:“涩缩”形容马蹄沉重、缓慢;“旗旆”(qíshèi)指旗帜和飘扬的布条;“飞扬”形容旗帜随风飘扬。
- 译文:马蹄沉重,拉不开弓箭,只见旌旗随着风飘扬起来。
凤瓶倒酒进其王,俯仰意气骄雪霜。
- 注释:“凤瓶”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王”在这里指君主或首领;“意气”指气概和神态;“骄雪霜”形容傲然挺拔的姿态如傲视白雪和寒霜。
- 译文:倒满酒杯递给君王敬酒,君王傲慢的姿态如同傲视白雪和寒霜。
横斜道路深浅冈,想见射获多麇獐。
- 注释:“横斜”形容路途不平;“深冈”指陡峭的山冈;“麇獐(jūn zāng)”是两种动物,这里泛指猎物。
- 译文:曲折不平的道路通向山冈深处,想象中狩猎收获一定很多。
时平不复忧边疆,但见楼兰驰骕骦。
- 注释:“时平”指时局和平或国泰民安;“楼兰”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指楼兰国的勇士;“驰骋”指奔跑。
- 译文:国家安定不再担忧边疆战事,只看到楼兰国的勇士在奔驰。
仍嗤苦淡无辉光,人生所乐惟故乡。
- 注释:“嗤”是嘲笑的意思;“苦淡”指艰苦淡泊;“辉光”指辉煌的光芒;“惟”是只有的意思。
- 译文:仍然嘲笑那些追求浮华的人无法拥有光彩夺目的成就,人生中的乐趣在于故乡。
彭城妙本家世藏,托以轻缣盛锦囊。
- 注释:“彭城”是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妙本”指杰出的家族子弟;“家世藏”指家中珍藏着;“轻缣”是一种轻薄的丝织品;“锦囊”指用精美的丝织品制成的口袋。
- 译文:彭城的杰出子弟出身于有声望的家庭,他们家世代珍藏着珍贵的宝物,用轻薄丝织品精心装订成了华丽的袋子。
持来舒卷临华堂,环视叹诧几发狂。
- 注释:“舒卷”指打开和关闭;“临华堂”意味着在华丽的大厅里;“环视”是环顾四周;“叹诧”形容赞叹惊奇。
- 译文:带着这些珍贵的宝物来到华丽的大厅,环顾四周不禁惊叹不已,激动得几乎要发疯。
我生未省到朔方,坐令出塞意慨慷。
- 注释:“我生”指自己出生或活着的时间;“未省”意思是不知道或没经历过;“朔方”指北方边远地区;“意慨慷”指内心充满豪情壮志。
- 译文:我一生未曾亲身经历到过北方边远地区的生活,却让将士们出征边塞时充满了豪情壮志。
攘归可敌千金装,长厚不疑同舍郎。
- 注释:“攘归”指凯旋而归;“可敌千金装”形容战功显赫,值得千金的奖赏;“长厚不疑同舍郎”形容人慷慨大方,值得信赖。
- 译文:这次胜利归来,可以抵得上千两黄金的奖赏,而且他的为人慷慨大方,值得信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战士英勇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士们在边塞的艰苦生活和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既有对战争的反思,也有对和平的向往,反映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