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鳅蛇结。
安知笔法追古初,睨视众体称雄杰。
事忙往往无暇写,属思幽窗乃奇绝。
钟离昂昂散人后,寄迹一官今白首。
潜心妙趣百事忘,兴来书空不停手。
当年飘泊重湖外,翰墨已有时流爱。
风波顿挫格逾遒,羽翮翩翩入吾辈。
一时已闻纸价高,千古定有书名在。
何当洒扫竹洞边,云醅满酌黄金船。
万事峥嵘置毫末,三杯纵逸如张颠。
相知本不夸势力,休论脱帽王公前。
观钟离中散草书帖
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鳅蛇结。
安知笔法追古初,睨视众体称雄杰。
事忙往往无暇写,属思幽窗乃奇绝。
钟离昂昂散人后,寄迹一官今白首。
潜心妙趣百事忘,兴来书空不停手。
当年飘泊重湖外,翰墨已有时流爱。
风波顿挫格逾遒,羽翮翩翩入吾辈。
一时已闻纸价高,千古定有书名在。
何当洒扫竹洞边,云醅满酌黄金船。
万事峥嵘置毫末,三杯纵逸如张颠。
相知本不夸势力,休论脱帽王公前。
【注释】
- 儿童不识草书:指作者小时候对草书并不了解。
- 但见满纸鳅蛇结:形容草书的笔画像蚯蚓一样弯曲,像蛇一样盘曲。
- 安知:怎么能够知道,表示惊讶或疑问。
- 笔法:这里指书法家书写的方法和技巧。
- 睨视:斜着眼睛看,形容仔细观察。
- 众体:各种字体。
- 事忙:忙于事务。
- 属思:沉思,思考。
- 钟离:指钟离权。
- 散人后:指钟离权死后。
- 寄迹:寄居,居住。
- 潜心:专心致志。
- 兴来:兴致来了。
- 当年:从前。
- 重湖外:指远离京城的地方。
- 翰墨:指书法、文墨等文艺作品。
- 波顿:比喻书法笔势的顿挫变化。
- 羽翮:比喻书法笔锋的飘逸灵动。
- 张颠: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闻名于世。
- 相知:相互了解,互相认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钟离权书法的诗。钟离权是东晋时期的道教人物,以其超尘脱俗的品格和卓越的书法艺术深受后人敬仰。诗人通过赞美钟离权的书法,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