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冬大寒百圣伏,圜圜劲势无攲侧。
风磨霜炼无日休,发鬓皴痕成兆坼。
负才不免刳肠累,至珍惟藉天公惜。
灼以炎皇之火精,衅以少昊之金液。
神钻鬼卜不见形,阴阳造化无遗策。
大哉龟者物之精,岁久已化为真形。
有时月黑无人夜,绕岸光芒芒自生。
下骇深潭怪蜃窟,上应中天玄武星。
万众森森下相向,来决吉凶真伪情。
奸狐妖鼠已破胆,山魑野魅见亦惊。
波神吞气不敢喘,四面长漪铺席平。
吾闻溪老记往岁,半夜风雨来冥冥。
剨然曳转大潭左,百里震惊如雷霆。
妒憎摧折虽万状,崔嵬孤高终自灵。
吁哉天地至奇物,何为流落于江城。
铜马犹闻标汉殿,神羊昔亦驯尧廷。
便当推置玉堂上,古貌岌岌无攲倾。
奸臣猾竖作狐媚,见之赪面先吞声。
凶荒水旱必可卜,仓卒变怪皆先明。

这首诗描绘了龟的形态和特性,以及它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诗人通过对龟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岁冬大寒百圣伏,圜圜劲势无攲侧。”描述了在寒冷的冬季里,百圣(古代贤人)都伏身蜷缩,以适应环境的严寒。这句话描绘了龟在寒冬中坚韧不屈的形象。

第二句“风磨霜炼无日休,发鬓皴痕成兆坼。”则描绘了龟在历经风霜的磨砺后,其皮肤上的皱纹如同兆坼一般,形象地展示了龟的坚韧和生命力。

第三句“负才不免刳肠累,至珍惟藉天公惜。”揭示了龟虽然拥有才华,但最终仍然会被人利用或伤害的命运。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第四句“灼以炎皇之火精,衅以少昊之金液。”则描绘了用火和金来祭拜和滋养龟的行为,象征着对龟的尊重和爱护。

第五句“神钻鬼卜不见形,阴阳造化无遗策。”则描绘了龟在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重要地位,它被视为天地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第六句“大哉龟者物之精,岁久已化为真形。”则表达了诗人对龟作为万物精华的认识和赞美。

第七句“有时月黑无人夜,绕岸光芒芒自生。”则描绘了在月光下,龟的影子在水中闪烁的景象,给人以神秘和宁静的感觉。

第八句“下骇深潭怪蜃窟,上应中天玄武星。”则描绘了龟在深潭中的奇异现象,以及它与中天玄武星之间的关联。

第九句“万众森森下相向,来决吉凶真伪情。”则描绘了人们在下判断吉凶真伪时,都会想到龟的身影。

第十句“奸狐妖鼠已破胆,山魑野魅见亦惊。”则描绘了那些邪恶之物在看到龟的身影时,也会感到惊恐和不安。

第十一句“波神吞气不敢喘,四面长漪铺席平。”则描绘了龟在水中游动时,周围的水波动平静的情景。

第十二句“吾闻溪老记往岁,半夜风雨来冥冥。”则引用了一个关于龟的故事,暗示了龟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第十三句“剨然曳转大潭左,百里震惊如雷霆。”则描绘了大潭中的龟被惊动后,整个地区都为之震惊的场景。

第十四句“妒憎摧折虽万状,崔嵬孤高终自灵。”则表达了尽管世人妒恨、憎恨,但龟的孤独高傲和坚强品质始终不变。

第十五句“吁哉天地至奇物,何为流落于江城。”则表达了诗人对龟命运的感叹,为何如此神奇的东西会沦落到江城的困境之中。

第十六句“铜马犹闻标汉殿,神羊昔亦驯尧廷。”则提到了传说中的铜马和神羊,暗示了它们曾经在汉唐时期出现过。而这里的铜马和神羊,也暗指了龟曾经出现在古代文明中。

第十七句“便当推置玉堂上,古貌岌岌无攲倾。”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龟放在玉堂之上,以此来展示它的尊贵和威严。同时,这句也暗示了龟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两句“奸臣猾竖作狐媚,见之赪面先吞声。”则描绘了奸臣们看到龟时,会心生畏惧并迅速退避的情景。这也反映了龟在古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因为它被视为能够预知未来的事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