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羁尘事,劳生困夏畦。
偶来游日观,更喜蹑云梯。
便拟纫兰佩,相招隐竹溪。
回看广津路,欲问转多迷。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含义来推断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玩月吟寄友人其二:薄宦羁尘事,劳生困夏畦。偶来游日观,更喜蹑云梯。便拟纫兰佩,相招隐竹溪。回看广津路,欲问转多迷。
“薄宦羁尘事,劳生困夏畦”意思是:身在仕途的我,被世事缠身,劳累不堪;夏日炎炎,耕田劳作更是让人疲惫不已。“薄宦”指微官,“羁”,束缚,“尘事”比喻世事、官场之事,“劳生”指劳苦的生活,“困”指受困于。“偶来游日观,更喜蹑云梯”意思是:偶尔来到日观峰游玩,更高兴的是踩上了云梯。日观峰位于今山东省东阿县,海拔180米,是泰山的一个著名景点。“偶来游”指偶然来到这里游览,“日观峰”指日观峰风景区。“蹑云梯”指攀援而上至日观峰顶。“更喜”指更感到高兴。“便拟纫兰佩,相招隐竹溪”意思是:打算佩戴兰花佩剑去隐居于竹林中。“便拟”,就打算,“纫兰佩”,系上兰花做成的花饰作佩剑的装饰物,古代士人常以之象征自己的志向高洁;“相招”,邀请,“竹溪”,竹林小溪,这里借指隐逸之地。“回看广津路,欲问转多迷”意思是:回头看见广津路时,想要询问却不知道路在哪里了。“回看”指回头望去,“广津路”,即黄河渡口,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多迷”指迷路很多。
赏析:
本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首赠答诗。诗人在诗中倾诉了自己仕途坎坷,劳顿身心,渴望归隐山林之情,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情绪。全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语言清新流畅,风格质朴自然。
首句点明自己为官的境遇:“薄宦”,微官,即地位不高的小官吏。“羁尘”,束缚、纠缠着的尘俗。“劳生”,劳苦的人生。这两句写自己身居朝廷而心念山野,仕途不顺而身心疲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恼。次句说:在炎热的夏天里辛勤地耕作,更加令人疲惫不堪。这是说自己虽为小官但仍勤于职守,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但因身处官场而身心俱疲,无法自拔。
第三四句写自己偶来游览日观峰,攀登云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日观峰位于山东东阿县北,海拔180米,三面峭壁,南面平坦,状若平台。登上峰顶可以俯瞰黄河之水从天而下,如白练一般,故名“日观”。诗人在这里登临望远,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想携友共游。第五六句描写两人约定一同前往幽静的竹林溪谷,那里可以隐居避世。这里的“相招”就是邀约的意思。竹林溪谷是一处清幽秀丽的景致,它远离尘嚣,远离官场,可以使人忘却世俗烦恼。
最后两句写诗人回头望去广津路,不知该从哪里走起,原来迷失了方向。“广津路”是黄河渡口,这里泛指旅途。尾联用《楚辞·招隐士》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迷茫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