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光辅仰耆年,谢政归来作散仙。
筑室尚依双凤阙,放怀何必五湖船。
清谈倾座簪缨盛,彩服趋庭子舍贤。
公伴赤松应念我,早教西去老伊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酬李侍御见招过西亭》中的一段,全诗如下:
伏睹致政太傅侍郎,
三朝光辅仰耆年,谢政归来作散仙。
筑室尚依双凤阙,放怀何必五湖船。
清谈倾座簪缨盛,彩服趋庭子舍贤。
公伴赤松应念我,早教西去老伊川。
注释:
- 伏睹致政太傅侍郎:看到您已经退休,担任太傅(相当于宰相)的职务。
- 三朝光辅仰耆年:在您的领导下,我们已经经历了三个朝代。
- 谢政归来作散仙:您辞去官职后返回家中,就像一位散仙一样。
- 筑室尚依双凤阙:您在建造房子时,仍然保留着凤凰的形状。
- 放怀何必五湖船:您放下心中的烦恼,不需要像五湖(太湖、西湖等)这样的船来放松心情。
- 清谈倾座簪缨盛:您的清谈吸引了所有的人,大家纷纷举头倾听。
- 彩服趋庭子舍贤:穿着华贵的衣服,向子舍(指家宅)进献美食以示尊敬。
- 公伴赤松应念我:您陪伴着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一定记得我。
- 早教西去老伊川:您应该早点教我如何修行,因为我即将离开这里前往伊川。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一位已退休的官员的赞颂之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重以及对其晚年生活的祝福。
首句“伏睹致政太傅侍郎”,直接点明了对方的身份和目前的状态——已经退休的太傅。接着,“三朝光辅仰耆年”赞美了他在朝廷中的贡献和威望,同时也暗示了他为官多年。
第二句“谢政归来作散仙”描绘了他辞官归隐的生活状态,如同一位散修高人。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反映了其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第三四句进一步描述了他的生活态度:“筑室尚依双凤阙,放怀何必五湖船。” 这两句表明,尽管他已经回到了家中,但仍然保留了皇宫的建筑风格,并且生活无忧无虑,不再需要像五湖船那样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四句,“清谈倾座簪缨盛”与“彩服趋庭子舍贤”分别描绘了他的社交环境和对他人的尊敬。他的谈吐吸引了众人,而对他儿子的尊敬则体现在他为其准备的丰盛食物上。
最后四句,“公伴赤松应念我,早教西去老伊川”,则是诗人对于这位官员的祝愿。他认为那位官员会记住自己的教诲,并期待自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离开这个喧嚣的世界,前往更为宁静的伊川。
这首诗通过对退休官员的描述,传递了对高官厚禄的淡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它也展现了白居易作为政治家的谦逊和对朋友的关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