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枉安车访孟津,披云喜睹旧风神。
昔年交会心相契,今日朋从意转亲。
华发并蒙难老福,清樽莫作独醒人。
高门积庆簪缨盛,世上尊荣孰比伦。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次韵致政中散” —— 这里指的是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回应另一位名叫“中散”的官员。次韵是指按照原作的声调或风格来创作新诗,通常用以表达敬意和学习之情。

  2. “承枉安车访孟津” —— “承枉”表示接受对方的来信或邀请,而“安车”指皇帝所乘坐的专车,“孟津”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比喻重要的会面或邀请。

  3. “披云喜睹旧风神” —— “披云”形容云雾消散,露出天空,这里喻意在纷扰之后重见光明。“旧风神”则是指过去的风采和精神面貌,表达了一种怀旧和欣喜的情感。

  4. “昔年交会心相契” —— “昔年”指的是过去的时光,“交会”即相聚,“心相契”则意味着双方心意相通、志趣相投。这里反映了作者对昔日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5. “今日朋从意转亲” —— “今日”表明当前的时间,“朋从”即朋友相聚,而“意转亲”则意味着彼此之间关系变得亲近,可能由于共同经历或理解而加深了情感。

  6. “华发并蒙难老福” —— “华发”指的是白发,这里指年纪的增长,“蒙难”表示遭遇困难,但同时也有“历经风雨后更显坚韧”的含义。这里的对比强调了年龄增长带来的智慧和经验。

  7. “清樽莫作独醒人” —— “清樽”指的是清澈的美酒,常用来形容高尚的品德或者纯净的心灵。“独醒人”字面意思是独自清醒的人,这里暗指那些自视甚高的人。这句话批评了自以为是、不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8. “高门积庆簪缨盛” —— “高门”指的是富贵之家,“簪缨”是古代士大夫的标志,常用来代表地位和身份。“积庆”即长久以来的良好祝福。这里强调了家族背景的重要性。

  9. “世上尊荣孰比伦” —— 这句表达了对于社会地位和名誉的极度赞赏,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能与之相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老朋友的问候以及自己的感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体现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成长。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使其成为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审美价值的佳作。

关键词注释与译文补充:

  • 承枉(接受来信或邀请):表达对对方书信或邀请的尊重与感激。
  • 安车(皇帝专用的车辆):象征尊贵和权威的象征。
  • 孟津(地名):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渡口,常用来象征重要的转折点。
  • 披云(云雾消散):形象地描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或重逢后的喜悦与解脱。
  • 旧风神(过去的风采):回顾过去的美好时光,珍惜那份纯真的友谊。
  • 意转亲(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加深。
  • 华发(老年):指代年龄的增长,但同时也象征着经验丰富和智慧。
  • 清樽(美酒,象征高尚品质):比喻人的高尚品格或纯净心灵。
  • 独醒人(自以为是的人):批评那些自高自大、不与他人合作的人。
  • 高门(富贵之家):指家庭背景显赫,地位尊贵。
  • 簪缨(古代士人戴的冠饰,象征地位):代表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
  • 孰比伦(谁可以与之相比):强调了这种荣誉和地位的独特性,无人能够匹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