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樽江上思鲈酒,两首伊滨忆鳜诗。
今日东田遂前请,香梗绿蚁鲙红丝。

【注释】

前此二纪保釐西郊与判台李少师及洛社诸君游龙门饮伊上:指洛阳的龙门。

有渔者献鳜鱼十数尾因作羹鲙坐客有思鲈之兴余后守魏累请休致久而未遂曾为忆鳜诗寄洛下诸贤今年秋累与诸君饮于东田池上:指当年秋天和朋友们在东田池畔饮酒,席间吃着香梗、绿蚁的鱼肉。

浩然有江湖之趣因作是诗并录忆鳜诗如左:意思是说,我胸怀壮志,想要像江湖中的鱼儿一样遨游四海,可是现在却只能困守在洛阳一隅,过着寂寞的日子。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秋,诗人时年四十七岁,任魏郡(今河北大名)太守。诗中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功业无建、欲效江湖之志而不能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自己过去曾在洛阳龙门游玩,并有咏鳜鱼的记叙,这是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伊上”即伊阙之上,指龙门山。“渔者”指在伊阙附近捕鱼的人,这里指诗人的朋友之一。“十数”是数量词,指十几斤。“因作羹鲙”,意为便将捕来的鳜鱼做成了羹和脍来吃。“羹”,指肉汁;“鲙”,指切成细丝状的鱼肉。“鲙红丝”,形容脍切得很细,好像红色丝线一样。这一句写诗人宴享客人时所吃的美味佳肴,也是对当时饮食生活的描写。接着,诗人以自己的感慨收束全篇,说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内心却感到空虚无聊,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今日东田遂前请”,意为今天又到东田去请客饮酒。“香梗绿蚁”,指用香草做的酒,绿蚁指的是浮在上面像蚂蚁一样的泡沫,这里用来比喻酒。“炊香梗绿蚁鲙红丝”,意思是说把香草泡的酒,蒸熟了的梗儿、绿色的酒面和红丝相间的脍一起放在盘中。最后两句写宴饮时的兴致,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不能远游江湖,但仍然可以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感到心情愉快舒畅。“浩然有江湖之趣”,意即胸怀广阔,意气风发。“因作是诗”,就是写下这首诗来记述这次宴会的情况。“录忆鳜诗”,指抄录了《忆江南》这首怀念鳜鱼的诗。“如左”,指前面提到的《忆江南》。“右”,指后面提到的《忆鳜鱼诗》。

从全诗的内容看,诗人在宴集时,心情十分愉快,对朋友十分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因此才有这种豪放的气概和乐观的情绪。这首诗写得豪爽洒脱,意境开阔,语言清新流畅,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